正文

刺客是从小练成的(3)

一个人的抗日 作者:西尔枭


王亚樵在故乡合肥农村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他自幼聪慧伶俐,受到全家上下的钟爱。和别的普通农家孩子稍有不同的是,他有幸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

光绪二十二年(1896),王亚樵刚七岁。元宵节一过,父亲王荫堂便领他到邻近的史圩村的一位老塾师刘茂先生(人称刘三先生)家里拜师启蒙。

王荫堂早年读书,半途而止,所以望子成龙心切,一心希望儿子能够沿着当时科举考试的阶梯,从秀才、举人到进士一步一步,金榜题名,以遂父志,做官发财,光宗耀祖。只是刘三先生才疏学浅,几年后,便无法指点王亚樵了。

十三岁那年,王荫堂又领着儿子到距家二十多里的对河张村,拜张世籁先生为师。张先生曾晋学中过秀才,是一方名师,以经院教学方式设馆,名噪当时。

在世籁先生门下,王亚樵攻读经史子集,旁及诗词歌赋,同时临写古碑帖习书法。由于他聪颖过人,加之名师指点,转瞬又是四年,学业大有长进。

此时,王亚樵已成长为一个翩翩少年郎了。

光绪三十一年(1905),王亚樵十六岁,尚未及弱冠之年。但他觉得寒窗已度十载,学业应当有成,可以进科场一展身手。新年一过,二月初头,便约上好友刘子魁、季凤藻诸少年同窗,兴高采烈地到合肥城内去参加县试。

果然不出所料,制艺时文、试贴诗、经论、律赋等几场下来,自己均觉得十分满意。发榜之日,果然高高中在头十名之内。虽说年少,但满腹经纶,文章锦绣,士林人物,无不称道。

王亚樵得意之余,又一鼓作气,乘胜前进,参加了四月间在庐州书院举行的府试。遗憾的是,此次竟然名落孙山。

按当时科举惯例,县试考中,称为“生员”,就是通常所说的“秀才”。王亚樵在府试中虽落第,考官却很赏识他的流畅文笔,特设宴款待,对他慰勉有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