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眉头与心头:眼(2)——脆弱

带电的肉体 作者:王樽


眉头与心头:眼(2)——脆弱

眼睛的脆弱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最易被伤害,二是像婴儿一样不会掩藏。人可以把谎言说得信誓旦旦,用虚假的表情瞒天过海,却很难左右眼睛的伪装。一般说来,窥见某人的内心真实想法,往往只需捕捉到对方某个眼神即可。

把眼睛喻为心灵之窗,已成为人所共知的陈词滥调,但既为窗户,就需要从窗户的功能去探视。仅就心灵之窗而言,人们往往注意到泄露的特点,其实其装饰的功能也同样重要。

人们多确信自己对眼神的观察和判断,常常也因此犯刚愎自用的错误,尤其是对内向和腼腆的人。不幸的是,我就是个腼腆的人,懦弱的眼神曾给我的生活带来过不少无名的烦恼。我在高中时有过一次惨痛教训,那天,同学们都去操场做课间操,我因肚子痛而独自在教室里歇着。等同学们下操回来,我后桌的同学大呼小叫地称自己的一套复习资料不见了。当时正值高考前夕,这套复习资料是最热门的考试必备,且价格不菲,在这之前,我一直想买而没有买到,班里只有几个学生有。闻听身后同学丢了那套珍贵的复习资料,我心里立即咯噔一下,因为做课间操的这段时间,教室里只有我一人在,自然就成为最大的嫌疑。同学和班长问我时,我如实告知一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也没见有人进来。所有问我的人目光里都有些狐疑,我非常担心别人不相信,越担心越紧张,目光就有些闪烁和慌乱。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担心,目光里自然就流露出来,别人就将我闪烁的目光解读成心里有鬼。直到高考完毕,那个同学也没能找回自己丢失的复习资料。他见了我也再不和我说话,因为他自信是我偷了他的资料。这是我最早蒙受的冤案,我不想让人认为“此地无银三百两”,就不好多去解释。内心的担忧表现在眼神上,别人就自信地以为我就是拒不承认的教室窃手。除了良心,无人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因为这个经历,我从来不轻易根据某人的眼神来判断其真伪,因为我知道,舍弃了具体的情境,对眼神的判断多是很主观的,它的即时的多变的丰富含义也许被我们公式化和简单化了,这也往往是造成不少冤假错案的原因之一。

(本书摘自王樽的《带电的肉体》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