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眉头与心头眼(3)——盲点(1)

带电的肉体 作者:王樽


眉头与心头眼(3)——盲点

天下最可宝贵的是生命,生命中最不能或缺的是光明。那些因为先天或因灾祸而失去光明的人,会以不懈的努力去寻求内心的光明,我们尊称他们是战胜黑暗的人。为了某种证明或为了获得某种真爱,而决绝地放弃光明而选择终生的黑暗,这样的事情似乎只有两种人能做出来,一是疯子,一是情痴。我想说说,在日本广为流传的春琴的故事。小说《春琴抄》是根据日本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创作的,作家谷崎润一郎在这部唯美而唯情的作品里,描绘了盲女春琴与其弟子佐助迥异于常态的爱情故事。当春琴姣好的容颜被歹徒用开水所毁骤然变丑之后,春琴不想让佐助看到她丑陋的容颜,她发誓说,否则她将永远包着纱布。痴情的佐助为了让春琴放心,竟欣然用针刺瞎双眼。一方面他打消了春琴的顾虑,另一方面,佐助也保持了他心中的春琴永远美丽如初的形象。刺瞎双眼的佐助踉踉跄跄地俯于春琴膝下说:“师傅,我已经瞎了,一辈子看不见您的脸了。”春琴在短暂的惊叹之后,就是巨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她体会到一个痴心的男人为了一个盲女的丑脸而甘愿放弃光明的义无反顾。对这个充满病态爱欲且在银幕上很难表现的故事,日本艺术家有着近乎痴狂的爱,从1935年到1976年,四十年间,这个故事被反复搬上银幕达5次之多。中国人所熟知的电影《春琴抄》是西河克己1976年执导,由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主演的彩色版。

通常,我们是把这部电影理解成凄美的爱情绝唱,二十多年前我在影院里初看该片时也这样认为。当我想到要写这篇关于眼睛的文字而在家中重看该片的DVD时,却发现这个故事实在是残酷不堪,内里充满着严苛的等级尊卑观念,对生命缺乏起码的敬畏。

谷崎润一郎是个痴于唯美、追求极端的家伙(他连自己的生命也并不珍视),反映到他的作品里,那些对死亡和病态的迷恋就特别顺理成章。西河克己与谷崎润一郎骨子里一脉相承,他喜爱山口百惠也是因为其身上散发的苍白病态的美。

细眉细眼的山口百惠属于古典型美人,眉目之间弥漫着朦胧的神秘和淡淡的忧伤。西河克己用山口百惠拍摄了川端康成的《伊豆的歌女》、三岛由纪夫的《潮骚》和谷崎润一郎的这部《春琴抄》。与前两部影片相比,《春琴抄》里的春琴已经不同于山口百惠过往的清纯玉女形象,表面的造型虽在,内里却已完全不同。

小说和电影里的春琴造型犹如神龛里的女菩萨,她的双眸永远微闭,恬静、肃穆、圣洁,比起明眼美女反倒平添了脆弱、矜持而又凛然神圣的气质。在下人佐助心里,美丽的盲女春琴简直就是至高无上的女神。在小说中,佐助曾对春琴说:“失明的师傅太完美了,自己未曾见过师傅10岁以前双眼健康时的模样,反倒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