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两个灵魂:乳房(3)——没有遮蔽的两个灵魂(1)

带电的肉体 作者:王樽


两个灵魂乳房(3)——没有遮蔽的两个灵魂

没有遮蔽的两个灵魂,让我想到历史上最伟大的默片之一——弗里德利希?茂瑙执导的《浮士德》(Faust)。当然,这部1926年拍摄的影片没有任何的赤裸镜头,除了男女主角的接吻也几乎没有什么“激情”戏,之所以讲到它,是因为影片对“两个灵魂”话题的深刻演绎。

作为诗剧的《浮士德》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观。在我盲打误撞的求学时期,有段时间曾不堪其闷地啃过歌德的作品。除了某些爱情和哲理短诗,他的作品大多透着古老学问的沉闷和艰涩,尤其是这部被称为“博大精深”的“百科全书”式诗剧。坦率地说,我没能以足够的耐心读完巨著《浮士德》,而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个大概。我无法简单描述阅读该书的感受,以我对个人智商的估量,也许自己根本没弄懂这部驳杂的诗剧。

整个《浮士德》没有清晰完整的故事情节,全剧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讲述了这个毕生都在读书研究的学问家与魔鬼靡非斯特的关系。为了魔鬼与上帝的某次赌咒,靡非斯特化身为人到人间来诱惑他,答应做他的仆人,带他重新开始人生历程,条件是一旦他感到满足,灵魂便归魔鬼所有。与魔鬼订了契约的浮士德,经历了书斋、爱情、政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等五个阶段的生活,最后依约倒地而死。正当魔鬼要夺走他的灵魂时,天使将他接到了天上。不论是大的部分还是小的枝节,《浮士德》时时处处都是两极的对立。在我眼里,浮士德本身就是歌德的象征,风流倜傥,才智过人,学问难以估量,却是个矛盾重重的俗人。正如恩格斯所说,“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

即使是走马观花,《浮士德》仍给人不少启迪,它不断提示我的就是:每个伟大的人物都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当我写到这篇文字,就想到该书的两段著名台词,一段是在第一幕“城门口”的场景中,浮士德自称“在我的胸中住着两个灵魂”,一个是粗鄙的依附于尘世的龌龊,一个则是超凡脱俗的要攀登的“最高境界”。浮士德的矛盾,其实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也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灵”“肉”冲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