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十年如一梦 港片兴衰秘史(3)

香港电影演义 作者:魏君子


首先是台湾市场不保。台商因港片利薄逐渐减少投资;台湾政府亦于1993年开始放宽对西片及日本电影的拷贝数量限制,以减低本土市场对港片的依赖程度。九七之后,美国八大电影公司更以强势产品和行销手段将台湾电影市场几近垄断,港片已很难再分得一杯羹。

其次是内地市场难进。由于90年代初台资港制内地供景的合拍片风潮太旺,合拍片及协拍片数量远远超过电影局规定,还有《蓝风筝》、《诱僧》等合拍片违规操作,导致内地于1994年发布加强管制合拍片的规定。而这一举措对于正值困境的香港电影业而言,无疑雪上加霜。

第三,东南亚市场失守。90年代中后期,马来西亚及泰国经历货币风潮,更有亚洲金融危机作乱,经济不景气,加之港片中仍有卖埠保证的名导明星亦日见稀少。终于令曾经是港片最重要市场的东南亚不但不再购买“片花”,甚至对已经制作好的港片成品也渐失兴趣。

第四,遭遇影碟及盗版冲击。从录像带到LD,从VCD到DVD,影片放映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院线虽然因此愈发萧条,所幸影人还可转而借助影碟市场盈利。但随着盗版日益猖獗,香港与世界各地电影业一样,都遭受重大打击。

第五,本土市场遇险。正所谓兵败如山倒,港片继丧失大半外埠市场之后,本地市场亦遭遇好莱坞入侵。1993年《侏罗纪公园》在香港创下6000万票房,打破之前港片连庄本土几十年票房冠军的神话。随后西片年年压境,港片节节败退,迄今这一局势仍在继续。

既然香港观众爱看西片胜过港片,院线商也只好见风转舵,不但缩减投资港片的资金,还将原本放映港片的部分影院改放西片!更有甚者,90年代后期,随着黄百鸣的东方院线停办,陈荣美“双线联映”(新宝、金声)旗下不少影院停业改建成商场,邹文怀的嘉禾亦放弃香港影院的经营业务,则标志着曾经主宰香港电影业的院线制宣告瓦解。

少了本地院线商和台商(包括东南亚)的资金支持,香港电影的处境愈发艰难。寻找新的金主继续投资港片,转战新的市场行销港片,成为当务之急。在这期间(1993-1999),尽管吴宇森、徐克、林岭东、黄志强、于仁泰、周润发、李连杰、成龙等港片栋梁相继远赴好莱坞发展,香港电影从业人员又面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之忧,但港片创作却并未因此陷入困境--曾志伟、陈可辛的“UFO”,王家卫、刘镇伟的“泽东”,杜琪峰、韦家辉的“银河映像”,甚至陈嘉上、陈庆嘉的“仝人”,文隽、刘伟强的“最佳拍档”,查传谊、钟继昌的“得意制作”……都曾致力于维持港片水准,并有所突破。由于港片正值低谷,他们固然追求个人风格和艺术品味,却也必定进行精密的商业计算,否则又怎对得起来之不易的投资?

随着九七回归的大势所趋,尤其是“西征梦”收效甚微之后,香港电影人亦开始重视越来越开放的广阔内地市场,于是纷纷“北上”,希望能为日益低迷的港片寻一条生路。吴宇森、徐克、陈可辛甚至借助内地投资,打造国际化大制作《赤壁》、《七剑》、《投名状》,形势似乎大好。

目前港片进入内地影院通常有两个方式,一个是作为“二十部引进片”;另一个是与内地影厂及发行公司合作,变为“合拍片”。不得不指出,为了迁就内地电影审批制度和内地观众的口味,香港电影人收敛起了以前嬉笑怒骂的姿态,甚至停止了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探索。一些电影甚至采用双版本做法,《无间道》、《豪情》(内地改名为《天罗地网》)、《黑社会》(内地更名为《龙城岁月》)的内地版结局和部分内容居然和港版完全相反!

对于这种委曲求全的做法,很多影迷都表示不满,但对香港电影人来讲,虽然无可奈何,却也是多年来顺应市场的自然反应(近30年来,香港电影公司为应付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电检,一直遵命修改和搞双版本)。不能指望环境改变,那就改变自己,这种做法当然有利有弊,但香港影人为了生存所作的努力仍值得赞赏。

只是,香港影人尽管早已“北望神州”,但显然仍未摸透内地状况,在创作、合作方面仍有诸多问题(中国星由积极进军内地到退守本土市场,再至如今暂缓制片,就是例证)。当然,除了北上内地,守住本港(代表人物为杜琪峰,近期又涌现出新锐叶念琛)、瞄准泛亚洲(之前有陈可辛、现有彭氏兄弟),亦是港片谋求光复的重要阵地。

三十年如一梦,港片从“黄金时代”一下过渡到“冰河时代”,可谓兴衰转瞬,几度夕阳,不由人不喟叹。究竟港片能否“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欲知后事如何,还须拭目以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