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僵尸大时代”--香港僵尸电影漫谈(2)

香港电影演义 作者:魏君子


僵尸的造型动作特征同样向民俗传说取经:身着清朝官服,双手伸直,双足并拢如麻雀般一蹦一跳,以人之呼吸辨别方位(同理,人闭呼吸可避僵尸,这也是《僵尸先生》最令观众印象深刻之处,由此该片在台湾上映时又叫作《停止呼吸》)。但即便如此,片中僵尸獠牙利爪,人被咬中吸血亦变僵尸仍然受到西方吸血鬼及僵尸片的启发。

另外,《僵尸先生》中的“灵异怪类”也并非全是“僵尸”,尚有王小凤扮演的女鬼色迷男子的情节,事实上《僵尸先生》以及以后的同类影片中也都有僵尸之外的鬼魂精怪出现,而香港的僵尸片在某种程度上本来就应属于洪金宝开创的“灵幻功夫”片范畴,只不过可以独立成章罢了。

《僵尸先生》于1985年底公映,观众趋之若鹜,票房狂收2000万,列当年十大卖座影片第五位,引起巨大轰动。次年5月,宝禾主创为台湾片商又拍了一部《僵尸翻生》,影片将《僵尸先生》中的惊鸿一瞥的赶尸情节发扬光大。“湘西赶尸”的民俗传说被加以改良在银幕上蔚为奇观:深山荒野之中,茅山法师前面摇铃引路,后面蹦跳着一串头贴黄纸符的僵尸,情景诡异新奇,令观众大为受落。而“僵尸翻生”则是影片最大的噱头:被赶之行尸被施法变成恐怖僵尸,茅山师徒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刺激搞笑,尽显黑色喜剧风格,自然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正因为《僵尸翻生》延续了《僵尸先生》的成功,才使得港台片商觉得有利可图,掀起了争拍僵尸片的热潮。仅1986年下半年就有近10部跟风之作上映,其中较有名气的有袁和平导演的《僵尸怕怕》、黄鹰导演的《茅山学堂》等。严格来说,这些影片虽然故事情节有所变化,但皆未跳出《僵尸先生》和《僵尸翻生》设定的茅山术斗恶僵尸的套路,尽管个别搞笑吓人桥段袭自西方吸血僵尸片,整体却仍是中国传统民俗趣味的体现。--相比之下,洪家班的宝禾影业同年推出的另一部僵尸片《僵尸家族》,则积极向国外电影偷桥,不仅在当时香港僵尸片中独树一帜,更成功打入日本市场,受到热烈欢迎。

说到《僵尸家族》与同期香港僵尸电影的最不同处是僵尸有了感情,僵尸原本被描绘成毫无人性知觉的怪物,而片中这三个僵尸因是父母与儿子的关系,自然舐犊情深。小僵尸误落人间,与几个小孩又有了深厚友情,玩些温馨有趣的小把戏,明显是抄自斯皮尔伯格《》外星人故事,虽然只借了皮毛,僵尸倒也稍沾了些亲情友情气。不过,毕竟是嗜血杀戮的行尸走肉,最后一场僵尸大闹繁华都市的重头戏又借鉴了日本的怪兽电影的情节,香港观众看得离奇有趣,日本观众却是亲切熟悉。再加上具有超能力的小僵尸正合扶桑文化口味,更使得《僵尸家族》在日本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功,之后竟也出现了短暂的“僵尸热潮”,恐怕这是香港电影人所没有想到的。

三、跟风大战僵尸争王

1987年是僵尸题材风头正劲之时,引领僵尸电影潮流的宝禾影业虽然狠尝了几次“僵尸”的甜头,却没有接着抢市,而是拍了一部《灵幻先生》。影片在大玩功夫法术鬼怪魂精之余,惟独没和僵尸沾边,只涉及了另一类民间传说中活人被术士施法控制的所谓“行尸”。不过,即便如此,片中吕方和小孩演的捣蛋鬼的服装造型,仍然像足了日本观众喜欢的清朝僵尸。另外,同期的几部喜剧片如《精装追女仔2》、《福星闯江湖》中都加了扮僵尸吓人的搞笑桥段,看来其时“僵尸”热潮的影响力已不仅限于同类影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