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贸易(1)

每天学点经济学Ⅱ 作者:赵文锴


在今天这个世界上,贸易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小到个体,大到国家,贸易往来随处可见。而且,现在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电子商务也日益兴起,人们的贸易活动也更加快捷、频繁。可以说,在今天这个地球村里,几乎所有人都在和贸易发生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而对贸易的研究,也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普通人而言,也有必要了解一些关于贸易的基本知识。

通过与其他人的贸易,人们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无论是在耕种、做衣服或盖房子方面,贸易使每个人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擅长的活动。

张三是一个农民,拥有不小的自留地,同时在村子附近的工厂拥有固定的工作,每天可以获得40元的工资。由于每天要到工厂上班,地里的活张三自己根本无法顾及。而小王是一个传统的手工业者,他每天在家中编筐,可以获得20元的收入。那么我们来考虑一个问题,在农忙的时候,张三会请小王给自己收割田里的谷子吗?如果张三选择自己回来收谷子,那么就意味着他要放弃在工厂一天40元的工资,选择请小王只不过出30元就足够了。从小王的角度上来说,他也很乐意给张三家收谷子,这样一来,总比自己在家编筐一天20元的收入来说要强得多。因此这样说来因为做成了这笔交易无论是对张三还是小王来说都让他们分别多赚了10元钱,都是有利可图的。毋庸置疑,张三肯定乐意雇佣小王帮自己收割,而小王也肯定会接受他的建议。

上面的例子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贸易,当然贸易并非这么简单。经济学家们通常将贸易分为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两种,不管是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只要每一个人或者每一个国家都选择生产他们最擅长的商品,然后再和另一个人或者另一个国家相互交换,那么每一个人或者每一个国家的福利状况都会变得更好。如果相互的贸易已经不能使得双方的福利再增加,那么贸易获得的收益就已经实现最大化。让我们来看看讲述分工和贸易的一个古老而有趣的例子,英国与葡萄牙之间关于毛绒和葡萄酒的故事。

在分工之前,英国和葡萄牙都有相同的劳动力资源,比如说都有200个人来进行生产,但是两个国家的生产技术不同。读者朋友们请注意,下表(表1-1)说的不是英国可以同时生产200单位的毛绒和180单位的葡萄酒,而是说英国200个劳动力可以生产200单位的毛绒,或者180单位的葡萄酒,只能选择一个,而不能同时选择两个。如果一个国家同时选择生产两种产品,例如英国同时生产毛绒和葡萄酒,由于劳动力资源是有限的,在这里只有200个人的劳动力,所以就不可能同时生产出200单位的毛绒和180单位的葡萄酒。葡萄牙的情况也是类似的,葡萄牙200个人的劳动力可以生产160单位的毛绒,或者200单位的葡萄酒。

表1-1

毛绒 葡萄酒

英国 200 180

葡萄牙 160 200

从表1-1中可以看出,英国生产毛绒具有绝对优势,因而英国应该选择专业化生产和出口毛绒;而葡萄牙由于在生产葡萄酒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它应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葡萄酒。这样,假设世界上就只有这两个国家,这可是简单的算术题,我们可以计算出世界上两种产品的产量,毛绒200单位,葡萄酒200单位。这是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提出来的绝对成本优势的贸易情况。

再来看看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的贸易情况。李嘉图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完全生产并且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不生产但进口那些它拥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实际上是很好理解的,来看下面新的生产与贸易情况(表1-2)。

表1-2

毛绒 葡萄酒

英国 200 180

葡萄牙 240 200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