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生产率(1)

每天学点经济学Ⅱ 作者:赵文锴


通过电视和网络的新闻报道,人们经常将不同国家之间的居民生活水平进行对比。有的国家,居民生活富裕、安定,而有的国家,居民的生活则还处于艰辛与贫穷之中。尽管每一个国家都有富人和穷人,但一进行整体比较,还是能够看出一些国家生活水平之间的差异。比如,一些欧洲国家和一些非洲国家之间,其贫富差距是显而易见的。那么,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说到底,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这就涉及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概念 生产率。

生产率,是用来表示产出与投入比率的术语。如果相同数量的投入生产了更多的产出,则表示生产率增长了,相反,如果相同数量的投入所带来的产出下降了,则表示生产率下降了。对于劳动者而言,其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由此可见,劳动生产率的状况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著名经济学家曼昆引用著名小说《鲁宾孙漂流记》的例子来说明生产率的概念,如果克鲁索能够在固定的时间段里捕到更多的鱼,那么他的生活水平就会提高。这对于一个国家也是一样,一个国家只有在相同的时间里能生产更多的物品与劳务,它的成员才能享受更高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那些单位时间内工人能生产大量物品与劳务的国家,大多数人能够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而在那些生产率水平较低的国家,大多数人却必须忍受贫困的生活。因此,一国生产率的增长率决定了它的人均收入的增长率。

在这里,还要强调一下“生产率”和“生产力”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生产力不是生产率。生产力是指人类发现与创造物质形态(要素)的能力,在生产力的基础上才有生产率的实现。通俗地说,生产力是指一种生产的能力,而生产率则是生产力的量化概念。

世界上不同国家之间的劳动生产率有高有低,是不相同的。生产率越高的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就具有越高的竞争力,从而能够显著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那么,不同水平的生产率,又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

具体来说,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种:

1.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越高,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它包括劳动实际操作技术以及劳动者接受新技术的能力。

2.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科学技术发展得越快,在生产中运用得越广泛,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3. 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

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分工协作,以及工艺和经济管理方式。

4.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率

主要包括劳动工具的使用效率,原材料和动力燃料等的利用程度。

5. 自然条件

这是一个天然条件,主要包括与生产有关的地质状态、资源分布、气候条件等。

将上面说的影响生产力水平的五要素综合起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生产率状况,并进而对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之间的生活水平产生进一步的认识。

在考虑生产率的提高时,必然要涉及影响生产率的诸要素,这在上文已经提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生产率的提高,一定要在诸要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实现,而不能仅仅偏重其中一项。以IT技术为例,在今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念正在被广泛接受,IT技术的运用对于社会生产有着相当大的甚至是变革性的推动作用。但是,只有当商业实践、竞争以及制度发生更大的变化并与IT结合后,这种作用才会发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