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钻石真的值钱吗 垄断(2)

每天学点经济学Ⅱ 作者:赵文锴


其实在19世纪初,当天然气供应行业刚刚兴起时,行业内存在竞争,但是这种竞争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不久之后,几乎每个城市的天然气供应都因为给城市铺设管道的大额固定成本而被垄断。由于铺设天然气管道的成本不是由公司出售天然气的数量决定,销售量大的公司具有成本优势:因为它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分摊固定成本,它们平均总成本比小公司低,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在一个具有规模经济特征的行业中,大公司获利更多,同时小公司将被逐出该行业。由于同样的原因,已成立的公司具备优于任何潜在进入者的成本优势 一种潜在的进入壁垒。所以地方天然气公司的垄断是其自身行业的规模经济引发并保持的。

这种由规模经济引发并保持的垄断被称为自然垄断。自然垄断的定义特征是行业在一定范围的产量下存在规模经济。其条件就是产业中要投入大额的固定成本,一定数量的产品在由一个大企业生产时比由两个或更多的小企业生产所需的平均总成本更低。

自然垄断在地方的公用事业中比比皆是,如自来水、天然气、电力、当地的电信服务和有线电视,等等。

3. 技术优势

一家公司在行业中始终保持超过潜在竞争者的技术优势,便有很大可能成为垄断者。

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英特尔在CPU的设计和生产上始终保持优势,一直处于CPU生产的垄断地位。但是技术优势一般是短期而非长期的进入壁垒: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者们将投入资金以提高技术,并与技术领先者进行竞争。事实上,在最近几年,英特尔发现它的技术优势已经受到了竞争者美国高级微电子器件公司AMD的威胁,垄断格局逐渐被打破。

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高科技行业,技术优势并非是胜过竞争者的保证。一些高科技行业具有网络外部性的特征,即产品对于消费者的价值随着使用该产品的人数增加而升高的情况。在这些行业中,拥有最大的网络 目前使用其产品的消费者数量最多 企业在吸引新客户方面比其竞争者更有优势,这种优势可能使它成为垄断者。微软常常被看做是这方面的例子,公司产品 Windows操作系统 在技术方面差于苹果的操作系统,但由于Windows的消费者远大于苹果,微软自然而然地成了操作系统的垄断者。

4. 政府制造的壁垒

政府制造的最重要的合法垄断壁垒就是专利权和版权。专利权现在的有效期是20年,它被赋予新产品的发明者们;版权被给予作者和编者们,它的有效期通常是创作者的终生再加70年。

政府制造合法垄断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为了保证垄断企业利润从而达到鼓励创新的目的。一个企业,愿意在新产品的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是它期待着由此带来行业的垄断从而赚取巨额利润。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政府为了鼓励创新,设置壁垒,让创新的企业在某一个时间段内、某一个行业领域里获得垄断地位,保证企业的创新能够获得高额的回报,以此刺激企业不断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经济学点睛:

垄断是一个争议的话题,生产者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总是想做到行业最大,做到行业的垄断,但消费者却深知垄断带来的种种不便。一方面垄断集中的资源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垄断排斥了竞争,又会造成低效率。总之,垄断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一个均衡的博弈过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