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市场中的“天平” 均衡(1)

每天学点经济学Ⅱ 作者:赵文锴


市场上的产品价格是变动的,但在某个固定的时间段内,某件商品的价格是稳定的,在这个价格下,消费者得到他们想买的产品量,生产者卖出了他们想卖的产品量。这时的价格和产量被称为市场价格和市场产量,也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即市场达到了均衡状态。

经济学家将每个人的需求都得到满足的情况称为均衡,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没有人想再进行任何改变。

一般情况下,市场总是倾向于均衡的。任何非均衡价格总会有来自买方或者卖方的某种压力,使得价格达到某种均衡。就是说,无论市场目前处于何种状态,它最终都会达到市场均衡。

市场均衡是一个稳定的均衡。具体原因如下:

1. 过度供给,使价格降低,直到它们达到均衡

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卖方会加大供给,使得供给量大于需求量,产品积压。卖方迫于压力,开始折价销售,并且他们会一直保持低价,直到供给不再超过需求为止。这就意味着卖方会一直降低价格,直到降到均衡价格为止,因为这是使买方需求量等于卖方供给量的唯一价格水平。

2. 过度需求,使价格上升直到它们达到均衡

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买方会增加购买,使得需求量大于供给量,产品短缺。买方开始哄抬价格,为了得到供应不充足的产品而相互竞争。只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就意味着经济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产品短缺,价格就会一直被抬高,最终达到均衡价格,市场也就回到均衡的状态 既不存在过剩也不存在短缺的唯一状态。

前文说了,一般情况下,市场总是自动调整,以达到均衡的状态。但市场均衡的形成常常有阻碍,最常见的阻碍就是政府的限价措施。先来看看2007年,兰州牛肉面限价的故事:

2007年6月26日,兰州市物价局联合兰州市工商局、质监局、卫生局和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等出台文件,把市区牛肉面馆划分为四个级别,并限制每个级别的最高售价。其中,普通级大碗不得超过2.50元,小碗不超过2.30元。据介绍,这一文件同时也是对2006年以来兰州市牛肉面馆、店连续两次较大幅度提高价格行为的规范。

兰州市物价局在召开限价令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兰州物价局对牛肉面进行最高限价,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作为兰州的标志食品和市民生活的必需品,牛肉面的价格和水、电、气和公交票价一样是典型的民生价格,有着进行政府指导的必要性。二是兰州牛肉面行业中部分馆、店有串通抬价、暗中形成价格联盟的嫌疑。反映在从2006年至今,兰州市牛肉面价格共提价两次,每次几乎所有的牛肉面馆、店都是在同一时间上涨同样的价格:2006年,兰州城区牛肉面价格一夜之间分量较多的大碗从2.3元上涨到2.5元;2007年6月16日同样的大碗同时上涨0.5元,达到3元。三是这次出台政府指导价是在牛肉面馆、店分等定级、优质优价的基础之上的,不是单纯的限价。物价局还组织兰州市工农业产品成本调查队对12家牛肉面馆、店普通牛肉面加工成本进行了调查,牛肉面加工成本为每大碗2.19元,每碗的利润在0.3元左右,能够保证其生存和发展。

面对兰州物价局振振有词的解释,市场对限价令的反应如何呢?限价令出台后直接的结果是,部分牛肉面馆关门,附近居民早餐没吃的了。没关门的餐馆,分量减少,有居民反应“最近觉得有时候吃面吃得不太饱。感觉面的分量有变化,不是像以前那样经常会吃得很饱,感觉牛肉的多少也有些变化。”没关门的,也没少分量的面馆就偷偷涨价,居民也都接受了。

兰州市物价局的行为就是一次典型的政府干预市场价格,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为什么政府从好的愿望出发,保护民生,做出最高限价的决策,最终却收到了反效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