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怎样才能种豆得瓜 投入产出

每天学点经济学Ⅱ 作者:赵文锴


恋爱需要投入,这是颠扑不破的事实。不论是用宝贵光阴花前月下,还是用钞票博得美人展颜,这些都是恋爱所付出的投入,因为这是不管你以后做什么样的选择都无法收回的东西。

当然,我们在开始一段感情之前,除了投入还应该考虑产出。所谓的产出就是如果做这样的抉择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回报,在恋爱中就是我们是否愿意为一份浪漫甘愿放弃包括时间、最爱的足球、网络游戏等等来换得一个人为你牵肠挂肚,有人为你买早餐,有人为你洗臭袜子,在你难过的时候坐在你的旁边轻轻唱“一起吃苦的幸福”,甚至以后有人愿意成为你的新娘,为你生个胖娃娃。

爱情中的投入与产出,仅是一种最简单的投入产出。显然,投入与产出并不仅局限于爱情,这是经济学中两个互相关联的重要概念,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投入也叫生产要素,是用来生产其他东西的成本。经济学家一般将林林总总的生产要素分出三类:自然资源、人类劳动资源与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而资本则是人类生产出来的产品,只不过它们没有被消费掉,而是又投入到生产中。也许读者朋友们会问,哪一类投入对生产的贡献更大?对此,经济学家的反问是:在裁剪中,剪刀的哪半边起的作用更大?只有将它们有机结合,才可能构成生产活动,将它们分开毫无意义。

而产出是我们在生产活动中得到的产品。尽管我们投入生产是为了得到产出,但是产出并不一定都是我们需要或者喜欢的东西。有一种产出是我们不得不忍受的,比如说发电厂烟囱里的滚滚黑烟、造纸厂排出的带有恶臭的污水,等等。产出也并不一定都是有形的物品,比方说我们在一场音乐会上所购买的小提琴家的产出就是那飘荡在空气中的琴声,而在观看足球比赛时购买的产出就是那酣畅淋漓的防守与进攻,等等。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句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讲的是作物收获的因果关系,同时用来隐喻处世之道,教育人做人要厚道。但近年来科学特别是基因变异方面的研究表明,种瓜将不一定再得瓜,种豆也不一定会得豆,将有可能种瓜得豆或种豆得瓜,从另一方面说明投入与产出的密切关系。

“种瓜得豆”属于高投入低产出,是赔本的买卖。农民种下的本是瓜种,收获的却是小豆,究其根源肯定是种子质量不过关,或者是施肥、浇水、除草等投入不够,这才导致“种瓜得豆”的悲剧。而“种豆得瓜”看似幸运,实则必然。虽然不能完全排除老天爷眷顾的可能性,但老天爷绝对不会眷顾连豆都不种的人。种下了豆,如果就任其自然地生长,草也不除,水也不浇,虫也不捉,肥也不施,那就不要说得瓜,恐怕连豆也得不到。把种下的豆当做瓜去伺候,精心地对待,精心地管理,把伺候、管理豆的差事当做一种幸福,正是运用这样科学的手段,才使得“种豆”的投入有了“得瓜”的产出。

投入与产出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光有投入,没有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经营理念,却希望获得高产出,这基本属于奢望,而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后所得产出虽然不一定全是我们所希望见到的结果,但总比一无所获要强上许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一种常识,而经济学就是让你在常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手段,尽量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即“半分耕耘,一分收获”或者“一分耕耘,两分收获”,也就是我们上面说的“种豆得瓜”。

经济学点睛:

投入与产出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因果关系,虽然有时候产出的并不是我们投入时所希望得到的东西,但是没有投入却肯定没有产出,而如何使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则是经济学中研究的重要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