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卖煎饼的老太太

我的故乡在1980 作者:老猫


一勺面糊,浇在烧热的圆铁饼撑上,拿带柄的木片一划,薄薄一层,磕上鸡蛋,撒上葱花芝麻,翻面,刷辣酱甜酱,再撒孜然,放上薄脆一张,用铁铲卷起,切三段,拿纸包了,煎饼做好。

商店门口柜台有卖这个的,磕一个鸡蛋,两块钱。我们小区路口老太太推着车卖,两个鸡蛋,也是两块。

早晨开车出来,为赶时间,就在老太太这里买煎饼,在车上就解决了早饭。次数多了,熟悉了,就聊会儿。问:“大妈您家老爷子呢?”她说:“在北面那个路口呢。”敢情,一人一车。

老太太六点就出摊,先堵在学校门口,上学的学生是固定客户,卖到八点,然后转战小区路口。这儿的人开车上班,或者等公共汽车,经常就来一个煎饼。卖到十一点多,又去学校。一天往返三次,天黑收摊。和老太太算过成本,好的时候一个煎饼赚八毛,差的时候赚五毛,成本浮动较大的是鸡蛋,便宜时一块八一斤,贵的时候两块三,那就利润少了。一天下来,能赚个几十块钱。

老太太敬业,不论寒暑,永远像个路标似的站在那儿。春节的时候,周边早点摊一律歇假,老太太依旧准时。就问她:“还有人吃吗?”“那当然,这是我的旺季。”

论起敬业来,老太太应该是表率,但兢兢业业的人,有时候还真没吊儿郎当的人发财快。比如我曾经的一个朋友,敢扔下一堆约好谈事的朋友自己去泡姑娘,买卖总是有一搭没一搭的,一点都不负责任,屁股后的摊子总要人去收拾,结果身边的朋友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现在已经像真正的富翁一样,养起了娇妻,住起了豪宅,他只是会钻营包装而已,表面上还显得挺仗义。

老太太也有难事儿,那就是这片的负责单位(我就不说是什么单位的了,反正是能让老太太在这呆着的,也能让老太太走人的)就在马路对面,那里有几个半大小伙子,每天都要四个煎饼,而且必须准时送到。人家也给钱,老太太不敢收。有时候人多都排队等呢,老太太却得把做好的煎饼给人家送去。她一溜小跑过去,再一溜小跑回来,跑得脸红气喘还得面带微笑。

这么做,偶尔会得罪顾客。有天一位爸爸开车带着儿子等煎饼,儿子已经是中学生了,一直站在老太太旁边。结果老太太把煎饼先给对门送去了。爸爸大怒,下车和老太太理论,还说儿子被冻着了,这个煎饼不能给钱。老太太也不能解释,就说,都是老客户,不要钱了。

爸爸气哼哼地回车了,还是儿子懂事,走的时候偷偷把钱塞给老太太。

老太太也不郁闷,仍然笑眯眯的。

我们单位的中午饭实在难吃,于是我就跟老太太说:“今天要两个,我不吃午饭了。”

“那今天优惠你。煎饼里给你放三个鸡蛋。”

我立刻受宠若惊。老太太接着说:“现在鸡蛋一块八一斤,所以我优惠你。”

其实我觉得,老太太优惠我,并不是因为鸡蛋便宜,而是因为我不像别人,傻愣愣地直盯着煎饼。我喜欢和她聊几句。她还是喜欢我这样的顾客的。比如她最喜欢问:“现在几点了?”

其实我也不带表,就估摸着说:“快十一点了。”老太太就决定往学校门口去了。

春暖花开,人的话也密。我一见着老太太,就跟她说:“今儿天气不错啊,真暖和。”老太太却说:“天气暖和啦,我的生意就不好做了。”

我问为什么,她说:“天冷,人容易觉得肚子里没食,煎饼卖得就快。暖和了,就卖得慢了。你看我的心态,是不是像卖炭翁啊?”

我大乐,没想到她还知道这典故。我就故意打镲:“那卖炭翁是男的。”

“对对,那是我们家老头子。我呢,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