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好人总是吃亏吗 (3)

牛奶可乐经济学3 作者:(美)罗伯特·弗兰克


我倒不是说同行的经济学教授们强调自利的重要性有什么错。但坚持说自私是人类唯一重要的动机,会忽视了另一些更重要的事情。更麻烦的是,狭义的自利模型怂恿我们对其他人做最恶意的揣测,反过来又带出了我们自己最大的恶意。

说不定,其他学科信奉的行为理论也以类似的方式影响着从业者。例如,行为生物学的核心原则是,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参与“额外配对交配”。年复一年地教授这一模型,会不会让男生物学家更容易偷情呢?

几年前,我曾和一群生物学家聚餐,其间有一对夫妇。我把经济学训练似乎妨碍协作的研究描述了一番,然后问,有没有人做过研究,男生物学者是否比其他科的学者更容易欺骗自己的伴侣呢?席间顿时出现了尴尬的沉默。我暗暗想,难不成我的问题正巧碰了个准?

要是说生物学家也跟经济学家一样,深受各自学科理论的影响,那么,两者至少在一个方面有所不同:生物学家最珍爱的假设怕是正投合法国人的脾性!

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崇高的动机能否存活呢?生活在一个人人都尊重他人正当利益的世界固然美好,不少达尔文论者却说,自然选择的力量最终会让这种人走向灭绝。可为什么这种情况并未发生呢?我在下文中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答案。

9.恪守道德的人是怎么存活下来的

运动员服用激素类违禁药品和企业财务舞弊的丑闻频频见诸报端,叫人忍不住好奇:在一个竞争如此激烈的世界,诚实的人到底是怎么存活下来的?

制裁违法者显然有帮助,但很多时候,作弊被逮到、遭惩处的机会很小,可还是有许多人诚实行事,这又作何解释?

经济学分析暗示,在体育世界,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别于商业世界。

乍看起来,鼓励作弊的因素似乎强化了这种行为的必然性,引得“人心不古”的悲观论调盛行。有些运动员服用类固醇,是为了获取不公平的优势;但证据显示,大多数人服用禁药,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相信人人都在作弊。对这些运动员而言,不作弊反倒显得有失公平了。

企业行为失检根源于类似的复杂动机。毋庸置疑,有些作弊的人主要是出于贪婪和野心。但还有更多的人无非是不想落在对手后面罢了。

从达尔文主义的竞争逻辑出发,不管是在体育界还是商业界,诚实的竞争者——哪怕没人监管也不作弊——似乎难免绝种的下场。但这两个地方之间存在一种经常遭人忽视的重要差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