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梦想的毒瘤(5)

华尔街的大马猴 作者:(美)约翰·罗尔夫


招聘演讲一般会持续一个小时左右。之后是回答问题时间,这也是那些学生中的马屁精们大放异彩的时候。他们会借此机会向公司的高层展示自己有多么聪明、多么博学、多么有实力进入“马屁精的圣殿”。

“先生,您是否计划通过国际多元化经营以创造更多的利润?新兴市场对您而言是否意味着新的机遇呢?”

“您的演讲真是太精彩了,但我还想知道,您的企业是否为当今的MBA毕业生营造了成长所需的企业家氛围呢?”

“我想问一下,在人力资源和资金方面,您的企业具有何种竞争优势能帮助您最大限度扩大您企业的经济附加值?”

这些MBA们所唱出的高调可谓海阔天空。团队精神、使命感、严密的组织管理、信息时效、全球观点、集约化等词汇和概念弥漫在整个会场。

幸运的是,这些不知羞耻的傻瓜只占商学院学生的一小部分,但他们的行为却在同学中引起了广泛的不满。大多数人都不屑于对这些败类表示不满。其实招聘的人同样对这些只会溜须拍马的人不齿,这一点只有在每个人自己坐到了招聘者的位置上时(也就是使尽浑身解数,诱骗其他毕业生深陷到自身曾经历的作为银行助理的痛苦之中的时候),才会真正体会到。

招聘者在听到上述弱智般的问题后,一般会回答说:“这个问题提得好。”但这些人的脑子一边在酝酿答案,一边通常会想:“过来,小家伙,再过来一点,我就可以给你戴上这个嚼子了。”

对那些负责招聘的人而言,回答问题只是整个难熬的招聘过程的第二步。回答问题后通常还有一个招待会,那时马屁精们的表演更是登峰造极。宴会上,美味佳肴就着眉飞色舞的胡言乱语,能让人恶心、头疼,也可以令人忘乎所以。

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个误解,认为参加这样的晚宴,同招聘考官见面,定会增大日后获准面试的机会。但真正起作用的应该是个人的经历。以前从来没有银行业从业经验,而又希望利用可能的机会改行成为专职银行家的人,能否有运气,就好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很难说清楚。对这一行一无所知,自然很难有机会参与到其中,的确很难如愿以偿。唯一补救的办法是在商学院的第一和第二学年中间的暑期,找一份银行的零工,获取经验。运气好的话,到了第二年,该积累的经验就差不多了,这样在应聘全职银行工作的面试中,就会胜券在握了。

我就属于上述人群中的一个 虽然对投资银行的工作性质可以说一无所知,但仍不顾一切地渴望得到一份类似的暑期工作。特鲁珀则不然,他以前作过分析师,所以对这份工作非常了解,但也不得不重操旧业地去打暑期工,因为他需要有说服力的经历。说到底,我们俩同样是在追求梦想,都在寻求着一种动力。

我们的梦想就是克服前方难以预料的困难,获得成功,享受到达胜利彼岸的喜悦。那是一种傲视群雄的伟人才能拥有的自豪和“可上九天揽月”的豪迈。那样,我们就可以走进费拉里专卖店说:“我要买那个。”虽然伙计会说:“这里的东西非常贵 ”不等他说完,我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打断道:“不管多少钱,我要了。”我们将会非常有钱、有权、有能力,非常快乐 但这一切要到30岁左右才能实现。早晚会过上上等人的日子的,这一点我们非常坚信。

怀揣着这样的理想,我们俩决定不错过任何能到投资银行工作的面试机会。雷曼兄弟、高盛、所罗门美邦、美林、第一波士顿、摩根士丹利和贝尔斯登等,一个也不愿放过。我们一定要加入到银行家的大军中,走上铺满黄金的大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