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大”的银行(2)

金融史其实很有趣 作者:赵涛


194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由石家庄市迁入北平。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把中国人民银行纳入政务院的直属单位系列,接受财政经济委员会指导,与财政部保持密切联系,赋予其国家银行职能,承担发行国家货币、经理国家金库、管理国家金融、稳定金融市场、支持经济恢复和国家重建的任务。

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终结时,中国人民银行充分运用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实行现金管理,开展“收存款、建金库、灵活调拨”,运用折实储蓄和存放款利率等手段调控市场货币供求,扭转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金融市场混乱的状况,终于制止了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长达二十年之久的恶性通货膨胀。同时,按照“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配合工商业的调整,灵活调度资金,支持了国营经济的快速成长,适度地增加了对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贷款;便利了城乡物资交流,为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延伸阅读

中国人民银行大还是中国银行大

很多人弄不清几家银行间的关系,还认为在我国当然是“中国银行”最大了。实则不然。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负责领导和管理、稽核、协调全国所有的金融机构,包括外资、合资银行在我国设立的分支机构。

而中国银行仅仅是我国的外汇专业银行,它的职责是负责统一经营国家外汇资金,统一办理国家外汇收支,经营一切国家外汇业务和有关的人民币业务等。

同样,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信实业银行等都作为专业银行,分别有自己的业务范围,他们与中国人民银行是被领导与领导的关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