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阿瑟·纳迪尔——富贵难免淫(4)

金融史其实很有趣 作者:赵涛


然而,随着瑞士法郎在汇市上的坚挺走高,纳迪尔的还贷压力也不断增加。纳迪尔靠贩卖水果起家的集团公司终于前途陌路,陷入困境。股市上,利空消息并没有引起中小股民的恐慌性抛售,却是银行大户担心贷款难以收回,所以大量抛售该公司的股票。10月,集团公司由于现金流匮乏,暂停了偿贷和利息支付。银行方面只得通过法院委派强制清偿调查员和审计师对集团公司的账务进行深入调查核实。人们起初传言,公司账面亏空是2亿英镑,然而到了1991年5月,公司实际亏损总额就已经达到了6亿英镑。负责破产清偿的执行官只好下令将集团公司解体后变卖,来满足债权人的偿付要求。日本的山水公司和美国的德尔·蒙特公司首当其冲被卖出抵债。即便是卖出了这两家公司收回的资金,对于债台高筑的集团公司来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后来又有消息显示,纳迪尔在这些年里,暗自将公司账上的3.7亿英镑的资金转入私人账户,并将2亿英镑用于内幕交易,大多投资房地产,无法追讨了。勃利·派克公司的倒闭不仅让股东们赔光了老本,也掏空了那些债权人的腰包。最终清偿的结果,债权人仅仅得到了1%到2%的赔偿,可谓血本无归。

勃利·派克集团从创建之初起,就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在塞浦路斯,纳迪尔的公司是岛上土耳其人势力范围里最大的企业!在土耳其,直至财政危机爆发之后,他也一直经营着报纸和期刊出版的业务。此外,纳迪尔在经济上和媒体宣传上始终支持塞浦路斯北部的反政府势利丹克塔实组织和经常干涉别国内政的土耳其的总理图尔古特·约查。

1993年6月,纳迪尔的行径又一次被曝光。他一直秘密地资助英国保守党,并收买了很多保守党内身居要职的官员。英国原首相约翰·梅杰(JohnMajor)的一位内阁成员就曾接受过纳迪尔赠送的金表,上面刻有一行警语:“富贵不能淫。”纳迪尔送给高官的这个礼物成了最后的纪念品,之后他就不得不流亡去了塞浦路斯。早在一年半之前,英国政府就已经逮捕了纳迪尔本人,但是在缴纳了350万英镑的保释金之后,他重新获得了自由。由于塞浦路斯的丹克塔实政府并不被当局承认,所以英国方面也无法将其引渡回国。纳迪尔至今仍生活在塞浦路斯小岛上,挥霍着那些不义之财,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