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医养生的产生与发展

中医养生 受益一生 作者:宋学菊


中医养生文化历史悠久,秦汉至隋唐的千余年间,堪称中国养生文化繁荣的鼎盛期。西汉初年开始,由于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大多热衷于追求长生不老之术,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养生文化的兴盛。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 在世界文化当中,唯独中国人的养生学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 医学有两个目标,一是治病,二是防病。目前的趋势,正由指向疾病的医学转向指向人的健康的医学。这正契合了中医养生的思想。

说到中医养生,不能不谈到老子和孔子,以这两个人物为代表,表现出了两种养生思想:老子是 清静无为 , 保养精气、顺乎自然、气功修炼 ,是养生学的开创者;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养生思想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两种思想形成了一个静动结合的思维方式,贯穿在中医养生学发展过程中。 仁者寿 、 智者寿 、 欲而不贪 是儒家在养生道德理念上的重要思想。

在西汉产生的众多养生著作中,最令世人瞩目的要算《黄帝内经》。该书汇集了先秦时期的各种养生观点,并且首次专门从医学角度探讨了养生问题。《黄帝内经》涉及的养生原则主要有两条:一是调摄精神与形体,努力提高机体防病抗衰能力;二是适应外界环境,避免外邪侵袭。此外,《黄帝内经》还记载了许多具体的养生术,都具有实用养生价值。以上种种理论和实践均在中国养生文化史上产生过极大影响。后世的各种养生著作,多数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

传统养生理论,是以 天人相应 、 形神合一 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它通过阴阳形气学说、脏腑经络理论来阐述人体生老病死的规律,尤其把精、气、神作为人体之三宝,作为养生保健的核心,进而确定了指导养生实践种种原则,提出养生之道必须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 起居有常 ,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的移动和自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黄帝内经》有一段话: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主要指要掌握自然规律,根据天地阴阳法则调和各种方式,有节制、有规律地安排饮食和起居。其中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是 形与神俱 ,也就是一个人要做到形神统一,形神结合。有 形的运动 而无 神的调和 ,不算完整。

马王堆出土的《养生图》中已经出现了吐纳、导引等养生方法。汉代华佗根据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创立了 五禽戏 , 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 尤为可贵的是,华佗还身体力行,长年坚持 五禽戏 锻炼,以至 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 。后来演变为太极拳一类的健身方法。魏晋南北朝时,养生家与医学家结合。许多人既是医生又将道家思想贯穿于医学之中。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中也讲了很多养生理论。

明清时期,中医养生学上也有重大的发展。第一,藏象学说与养生理论结合,以张景岳、赵献可(明末著名医家)为代表,强调了脾胃、肾与命门对生命的主宰作用,并将此与养生理论相结合,认为养生重在命门,而其实质是养真阳、元气。医家们还明确了五脏(心、肝、脾、肺、肾)调养的法则,认为养生最终的落脚点都不离脏腑。第二,综合调养法的全面开发。养生学的调养方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如:与以往不同,张景岳将 养形 置于养生首要任务,认为善养生者必先治形保精;李时珍等医家大力倡导药饵与饮食养生法;动静结合的养生法在理论与方法上进一步得到确定,尤以武术健身普及甚广。第三,老年养生保健的再度兴盛。继宋代老年养生学确立之后,又出现了多部老年养生专著。

总之,中医养生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在探索衰老的原因和延年益寿方法的道路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从先秦时代的《黄帝内经》,汉唐时期的《论衡》、《抱朴子·内篇》、《养生论》、《千金要方》至宋金元的《养老奉亲书》、《饮膳正要》和明清的《保养论》、《遵生八笺》等书中,都反映了我国古代养生学走过的艰难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