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医四季养生的理论(1)

中医养生 受益一生 作者:宋学菊


中医学认为,人体要顺应四季阴阳之气的变化,才能长久地保持健康。四季养生,是中医关于养生理论中的重要原则之一。《黄帝内经》言: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四时指的就是四季,与人体健康关系非常密切。祖国医学理论在预防保健方面特别强调气象因素的重要性,如《黄帝内经》中记载的 必先岁气,无伐天和 ,就是在治病时首先应明确一年的天气变化情况,在预防保健中必须充分考虑气象因素和季节、节气的变化,以顺应自然规律,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目的。

四季养生,就是指按照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进行调养,从而达到养生和延年益寿的目的。四季春、夏、秋、冬,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一年中阴阳消长形成的。冬至阳生,由春到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温,夏之热;夏至阴生,由秋季变幻到冬季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客观自然条件而生存,而是要顺应四时的变化以调摄人体,以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气血充盛、经络通达、情志舒畅的养生保健目的。

中医之所以强调顺应四时,其根本理论仍然是 天人合一 、 人身一小天地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 天地间阴阳之气的消长,形成了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季变化,而人既 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也就理所当然要 顺天而行 , 顺时而动 。因而要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遵循春生、夏荣、秋收、冬藏的规律。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四季养生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1.春季养生

春天是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活跃的时期,正值 百草回生,百病易发 ,要特别注意起居劳作、精神调摄,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萌生的特点,使自己的精神、情志、气血也能像春天的气候那样舒展畅达、生机勃发。中医学认为,春季保肝尤为重要。此季饮食要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少吃酸、辣及油炸、烤、煎食品,勤喝水、少饮酒。同时要调理好情绪,保持每天有个好心情。

春季自我养生的方法:

春属木,与肝相应。肝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故春季养生,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

在寒冷的冬季里,人体的新陈代谢,藏精多于化气,各脏腑器官的阳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而入春后,应加强锻炼,尽量多活动,使春气生发有序,阳气增长有路,符合 春夏养阳 的要求。

早春仍有冬日的余寒,因此要顺应春升之气,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韭菜、大蒜、洋葱、魔芋、大头菜、香菜、生姜、葱等。

晚春暴热袭人,易引起体内郁热而生肝火,或致体内津液外泄,可适当配一些清解内热、滋养肝脏、润肝明目的食物,如荞麦、荠菜、菠菜、芹菜、莴笋、茄子、黄瓜、蘑菇等。

至于新鲜水果,大多味酸而不宜在春天多食。若需解内热,以吃甘凉的香蕉、生梨、甘蔗或干果柿饼之类为好。

2.夏季养生

夏季养生的原则是养心、养神、养阳。夏季炎热,即要防暑也要防凉。大汗伤阳、损心,因此夏季应注意室内通风,多饮水,但不能过多饮凉水,过凉伤阳,而致淤血性头痛。

夏季自我养生的方法:

静坐后,用拇指,食指并拢压揉鼻根(两眼间),随心跳节律压揉,每次1分钟,每天3?5次,可预防心脏病,是夏季宁心、安神、保养心脏的好方法。

面向东静坐,静坐叩齿36次,舌搅唾液,满口漱数次,分次咽下,咽时猛咽有声,用气送至丹田。然后吐气。此法定心神,可预防心脏病、心律不齐、失眠等疾病。

夏季食补可选用莲子、荞麦、绿豆、荔枝、大枣、猪肚、猪肉、牛肉、鸡肉、鸽肉、蜂蜜、牛奶、豆浆、豆腐、甘蔗、梨等。

3.秋季养生

秋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防燥,以补肺为重点,秋季肺气旺,秋燥克肺,肺脏易受侵害,所谓补肺气,使肺不受外邪之侵是秋季养生的基本方法。另外,秋季天气干燥阴冷,人体内的水分相对减少,加之人因饮水不足,进食烘烤食物、火锅,饮酒祛寒等,均会加重体内 阴分 不足。如果不注意人体内 阴分 的调节和补充,便会引起心血管、肠胃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所以,在秋季宜注意 养阴 ,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