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陶局伸出橄榄枝(3)

彩局 作者:阳剑


这些不过是一些基础。最为重要的条件,还是要组织和领导赏识。这是机关人谁都明白的道理。在局里同志分不清方向的时候,我看出了其中的机会。

我扶了一年贫,只知道换了市长,还没见过市长本人。这周星期一,陶局让我准备材料,说周三这天乔市长要来局里听汇报,现场办公。

开会那天,安排我作记录。会议室里,终于见到了这位传说中来接市委书记的班的雁南二号人物。他长得伟岸英俊,听说社交能力相当强。那天他一直抽着烟,听取陶局的汇报。他的烟瘾相当大。听汇报时,他似乎什么都成竹在胸,只是抽抽烟,喝喝茶,听听就可以了。后来,他问:你们几位有什么意见?

吴局说:我有点不成熟的看法,既然市长您来了,我就知无不言,当然尽量简短。

市长弹了一下烟灰,说:好,你谈。

吴局的发言,我不知道是作了准备还是没作准备,说没作准备吧,他说得头头是道,说作了准备吧,手头没片纸一字。但数据,情况,全貌,细节,好像全在他心里存着,吐出来就是。当然,这些不算,无非是说情况熟,工作认真罢了。关键的是他那短简的汇报,有如诸葛亮的隆中对,将天下三分,益州疲惫,先守蜀中,联吴抗曹等一系列对策谈得言简意赅,绝不多一个字,也不少一个字。精彩是精彩,但有一点点盖过陶局的风头。

大家都替吴局抹把汗。抹汗的原因是市长并不是很感兴趣,他一直面无表情。

等大家谈完了,他没有表态,而是说:所谓现场办公,就是要现场表态。我今天不表态。我要消化一下,今天大家都发表了很多正确的意见,特别是陶迈同志站在全局的角度,介绍得比较透切,很好。我再就你们谈到的问题找有关部门领导人了解,不能听你们一面之词,好不好?

大家说好。会就散了。

送走市长,就有几个同志留在会议室颂扬陶局,说市长高度评价了他。其意也清楚,就是反衬有些同志虽然说得滔滔不绝,但不对市长胃口,想表现却热脸皮碰到了冷屁股上。陶局走出会议室时,红光满面,边走边不忘布置工作,向那些随从发出各种指示,什么什么马上办,什么什么下午交给我,什么什么明天再也不能拖了。随从的一群人点头哈腰。别人问张铁林为什么皇帝演得那么像。他说:坐在那儿,下面跪着那么一群人,帝王之气你不演,它也自然出来了。而现在,陶局不想耍威风也不行了,这些点头哈腰的已经把他抬上了帝王的位置。他的霸道是一种强大的内在精神形诸于外的气质罢了。

但是,只有一个人,他叫苏新,他并不是一个阴谋家,而是一个观察家,这种观察得益于他长期研究彩票。他看出了名道。当时,我处在与市长斜对角的位置,给我那么好的位置,是为了让我记录得清清楚楚。所以,我就有机会看到市长的全貌。我不敢抬头死盯着市长,那样不礼貌,我就低头作记录。无意中发现桌子底下他翘着的二郎腿,一直轻轻摇着,好像是放松精神似的。后来,我发现他没摇了,是吴局发言发到一半时,他的腿再也没摇过。我再抬头望他一眼,他的脸色一如平常。既没有表现出高兴也没有表现出厌恶。但,我,知道市长是一个非常老练的政治家了。陶局的发言,他没有得到自己所需要的,而在吴局发言时,他得到了想要的对策与办法,他的腿不再摇了。他的脸不会让任何一个下属捕捉到一丝信息,但他的腿是一种条件反射,与内心是一致的。而他的最后总结,会让许多人产生误解,以为他对吴局不感兴趣。他没有提吴局半句。这是一种领导策略,而非内心思想。

市长回去之后,不到两天,就指示陶局:迅速派人到广东学习人家经验。条件是派两个人就足够,一个是一位得力的领导,一个是一位会写的笔杆子。考察回来必须交一份高质量的考察报告,不仅是要知道人家做了些什么,而且要写出人家为什么这样做,分析这样做的利弊。最后一点,要结合雁南实际,空而全,大而无用的东西不要送过来。为了这个事,陶局迅速召集班子开会。如果说陶局会玩权术不错的话,那么陶局在关键时刻知道谁可作用,作什么用,作多大用,他绝对是一个明白人。他一捶定音,说:事情重要,大家的建议也非常对。但我的意见是,一,带队领导就是吴雄同志,二,材料就是苏新同志。吴局长我就不多说。苏新同志为什么要去?有些同志建议要小李,小李的笔杆子是不错。但有苏新这么有阅历吗?更了解全局情况吗?思想深刻,观察敏锐,分析到位,重大材料,你们无一人能与苏新比。这等于发射卫星,不可能拿这么大的事作实验的,要发射就要成功,别无选择。最后,作两点要求,一,时间给够,不要仓促,二,经费给够,不必小气。立即准备,明天出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