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爱丽丝·镜城”杀人事件的评论(2)

“爱丽丝-镜城”杀人事件 作者:(日)比山猛邦


《“钟城”杀人事件》提到了围绕世界灭亡而纷争不断的两个组织,以秘密遗传基因实验为主线的幻想SF内容悉数登场;《“琉璃城”杀人事件》描写了一对男女跨越时空转世重生却依然反复邂逅的宿命。诚如给文库版《“钟城”杀人事件》担任“解说”一职的有栖川有栖所言:出道之初,本格热爱者及评论家对作者的作品并无很高评价,其个人理由就是认为这些作品的幻想性要素与本格推理的主体融合性甚微(实际本人从作者的出道作品中亦有所感)。

以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与拥有奇怪法则的异世界为舞台的这种做法,由于新本格派的山口雅也、西泽保彦等作者的活跃而扎根,甚至形成一种固定模式。但是在他们的初期作品中,异世界说到底也是为了解谜而存在,就如同众多议论人士所指出的一样,本书作者的作品中解迷与幻想性的世界设定未必互相关联。对于当时理所当然地认为山口、西泽之类的异世界才是本格的读者来说,本书作者的风格可能使他们感觉到了不协调吧?在幽灵四出、人物角色能自由穿梭时空的世界里,玩弄诡计到底有何意义?相信很多人心头都冒出了这种疑问。

作者自身似亦感到了读者们踌躇的原因。作者向侦探小说研究会编著的《这才是最好的本格推理2003》(2003年)寄去的随笔稿件《诡计悲观主义》称:“大概有很多读者从北山(我)的小说中感到了奇妙的不适。那可能是因为本不属于本格推理的小道具脱离了本格推理的舞台,甚至傲慢地占领了别处的舞台吧?就好像用不和谐音进行演奏般的不悦感,是一种最深层又最基本的问题——比如说,本应写在五线谱上的音符却特意写到世界地图上,这一行为既不能用艺术的观点欣赏,又让演奏家困扰至极。由此而生的题材模糊、难觅中心点、不彻底性等都被迫显示出颓败光景吧?”同样以擅长物理诡计著称的芦边拓、霞流一、柄刀一等作家们,都是竭尽心力去协调诡计和世界观吧?但本书作者却将这种不自然感原样保留,努力传达着诡计自身所拥有的强烈深刻印象。

“很多时候,漂亮的诡计就算跟杀人这一目标分离了,却依然会让人领略到那份美丽。这是众多推理小说家及魔术师(都使用诡计)所总结的心得。事前事后的安排自不可缺,但北山(我)更梦想着能写出超出安排、干脆完美地自我完成的诡计。”——《诡计悲观主义》

以上就是本书作者对物理诡计的理解——无论舞台设定如何不切实际、如何带有幻想色彩,只要别影响诡计自身的美丽就行了。倘若硬要寻觅跟本书作者的风格最相似的作家,新本格内部恐怕是没有的,大概要一直追溯到小栗虫太郎才行。

始终基于地球规律的物理诡计与超自然现象频发的舞台设定,将所有的可用之物包括尸体在内都完全利用的纯粹的推理骨骼,抒情且忧郁的氛围,以及“世界系”的世界观与明显欲回归新本格初期风格的传统主义态势——如此众多的相反要素都寄居于作者的小说当中。众多作家都努力消解作品的内在矛盾,但本书作者却不求其解决之道,甚至使之在作品内大放异彩,如钻石般闪耀眩目。不寻求整体和谐,反而将各个要素强烈、鲜明地铭刻于读者脑海。大概,这正是北山猛邦的个性使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