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欧阳修阅卷

世说新寓 作者:且东


欧阳修手中执著那份考卷,口中反复吟诵,“好文采!好笔法!这正是我要的文章啊!”

手下一位考官急忙应道:“大人,既是好卷就赶快评为一甲吧!”

“老夫也是这样认为的!”欧阳修拿起朱笔,准备把它点为状元卷,“咦?不对,这好像是我的学生曾巩的笔迹。”

“既然这样,那就更得点了!下官先在这里给您祝贺了!”

“不行啊,老夫这样做有徇私之嫌,还是给他个榜眼吧!”

“大人真是公正廉明。大人真是朝廷之福,百姓之福!”

一时之间,欧阳修“不徇亲”的清名天下共知。

且东说寓:

身为自考生,可真惨。读书读得苦不说,好不容易考出头,找工作吧,用人单位一看到自考的文凭,热情度就降了一半,一句“回去等通知”就将人打发回家。考研进修吧,更上一层楼,即使凭真本事过了初试,到了复试那里,还要领教教授的白眼。北京一名牌大学教授,就公然表示,自己的学校让那么多自考生进入复试,简直是有辱学校的光辉历史。该教授甚至认为,招这么多的自考生,简直就是学校的失败。

不过,听到这话,广大群众可不大同意。清代的龚自珍说“不拘一格降人才”,如果这所大学真如该教授所说,将自考生拒之门外,那才真的叫失败。做大学首先要有博大的胸怀,做大学问者也是一样,百多年前北大的校长蔡元培就曾经说过要“兼容并包”。凡是有才能的人,有潜力的人,就要给他成长的机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偌大的中国教育,若不能放下自考、统招的有色眼镜,则既无以称大,又无以称优。

英雄不问出处,自考生既然有本事通过研究生的初试,当然就有资格参加复试,和其他考生站在同等的位置上,接受新一轮的考验。遗憾的是,歧视自考生的何止该教授一个人,他的那番言辞只不过是当今教育的一个缩影。那些报考名校研究生的自考生,哪一个不曾胆战心惊,遭考官的白眼是小,因为自考的出身平白被刷就太冤了。

教育是最需要公平的,没有公平的平台,就生不出足够多的英才,因此这公平中容不得一点沙子。现在都在高喊教育改革,实际上教育最应改的就是这些莫名其妙的歧视观念,只有根除了这些歧视,教育的公平才有望实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