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孟母织布

世说新寓 作者:且东


放学归来,七岁的孟轲走到正在辛劳织布的母亲身边,垂头丧气地说:“妈,这书――我还是不念了吧!”

孟妈妈忙碌的手顿了一下,又马上飞快地织起布来:“儿啊,难道你不想学习了吗?”

“想啊!做梦都想!”孟轲的眼睛亮了一下,旋即又黯淡下来,“可是,看到您如此辛劳,儿子心疼啊!妈,我是咱家唯一的男子汉,要承担起养家的责任!”

孟妈妈欣慰地笑了:“儿啊,有你这句话。妈就知足了!你还小,等你长大了,书也读成了,我们就有好日子过了!为了你读书,妈就是砸锅卖铁也乐意!记住‘知识改变命运’!”

第二日,孟轲揣着妈妈织布换来的钱交学费去了。

且东说寓: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但这个未来似乎并不大喜欢穷人。知识有时候也像商场中的商品一样,不交钱,就拿回家,门儿都没有。同理,想受好教育,就要多掏钱。因此,经济愈发达,望学兴叹的人反而多了起来。

教育致富,有时竟演变成教育致贫。老百姓无奈地感叹,一个学生的学费足以让一个家庭家徒四壁。《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中曾指出,教育花费已经是让城乡居民贫困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高额的教育费用,让贫寒人家不堪重负。偏此时的教育,还越来越洒脱地迈着大步在产业化大道上前进。当金钱成为教育的朋友,从前向全体人民敞开的升学大门,也长出了势利眼。钞票取代优异的成绩成为迈向更高一级知识殿堂的必须。家里越富的孩子,越能享受好的教育,家境贫寒的学子,有学上就已经相当幸运,根本不敢在教学质量上奢求太高。而望着动辄成千上万的高额学费,有些困难人家的孩子干脆牙一咬,心一狠,彻底将读书二字抛却脑后,出外谋生去了。

众所周知,受教育程度越高,找好工作的几率就越大,工作越好,钱就越多地飞进口袋。而穷人家的孩子呢,由于没有钱,他们享受不到教育,学不到技能,挣不来钱,只能在贫困的圈圈里昏天暗地地绕。富人在富人的世界中潇洒,穷人在穷人的轮回里挣扎,如此循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

穷人们如果拿得出钱供奉教育,就不是穷人了。虽说知识改变命运,但知识也要掏钱,对很多穷人来说,不是他们不想读书,不想改变命运,他们实在是无“力”读书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