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造富神话(17)

未来没有城中村 作者:南方都市报


在法律、思维、意识全面提升之前,城中村改造必然仍将一次次地付出代价。胡卫明将深圳描述为一个“探索者”,承载着先行先试的功能,在实现创新价值的同时,代价必不可少,甚至包括部分公平。

郭鹏生说,深圳政府是一个“宽松的弱势政府”,在旧改中也体现出这一特色,必然会付出代价,“欢迎所有人都来关注旧改,有批评、争论都是好事,深圳可以改进,但不该停顿,深圳最怕停顿。”

第三节:被声讨的钉子户

深圳最怕停顿,“新岗厦”偏偏难产。

201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运会开幕,礼花点亮广州夜空,却刺痛百里之外的深圳。2010年11月17日,从奥一网到天涯社区,对比珠江新城与岗厦的网帖成为议论的焦点,广深两大都会的中心地带奔向华美与狼藉的两个极端。

“深圳中轴线以西还像一个国际都市,可是中轴线以东的岗厦片区,黑压压、死沉沉一片,一个严重失衡残缺的中心区,依稀中,残垣断壁的岗厦村的房子钉在中心区心脏”,奥一网友“sunner1”就此论定,占深圳CBD面积9%的岗厦拖累了整个深圳的国际形象。

一石激起千层浪,对岗厦旧改的叩问一时间成为各大论坛的热门主题,对现状的不满终究集中于对钉子户的声讨。

“特钉”挑战城市耐性

从2009年10月到2010年10月,拆迁签约率艰难提高了2%,被高楼包裹的岗厦废墟之中,仍有数十栋房屋屹立未倒,“非暴力不合作”,俨然挑战着这座城市的耐性。

“目前岗厦河园片区面积签约完成率在97%左右”,开发商、深圳市金地大百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卫明承认,拆迁过去5年,还有25栋、26户业主未签约,“这里钉子户的资本积累过程、持有的心态和内地完全不同。在各种矛盾的纠缠当中,我失去了方向感,不知道怎么办”。

被外界称为“特钉”的岗厦未签约业主中,超过半数拥有香港等境外身份,如拥有近3栋物业、总面积超过2500平方米的文水凤即为荷兰公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