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电影真实与现实的关系(3)

侯孝贤电影讲座 作者:卓伯棠


 

一般电影是全知的观点;我则盯着主角走

就像我们在街上无意中听到一个声音“咔”——激烈的刹车声,你会回头看,但看到的不是撞车的那一刻,而是撞后的一系列状况,有人从里面出来,有人跑过来等等,可能撞到一个小孩……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这起车祸?我会想我们的社会结构,大家开车没有概念,车要让人,第二个可能是交通的设计,我们的政府烂。这样的生活片段处处都有,我的意思是你要copy(复制)一场车祸拍,你就要理解这个状态,你可能会想背后在批判这个体制,于是就用车祸的事件放到电影里面去批判。在还原的时候,就会变成是把它弄得很残忍,小孩子很惨,拍得很惨,目的是要控诉背后的政府,表现一个直接的意义,但是这个还原的过程真实性不够。如果你反过来表现撞后的状态,表现小孩子活过来,或许这更接近真实,这个真实的意义其实大于你本来要阐述的背后的象征意义。我们在还原的时候常常会有这个毛病,你当导演当编剧在写的时候,会往设定的或者个人主观感受的这个想法上去还原,但是如果不让他活过来的话,你就只有一个狭隘的眼光。因为只要是真实的状态,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最直接的就是表面的,你就想到这点了:一场车祸,这个司机真该死,没有人会想到背后的因素是整个社会机制上的问题。懂的人安排得好,结构得好,实际上说的是整个社会结构的东西,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基本上就是这样,他用的是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件和元素。通常我们有个习惯,老想把这些戏剧化,冲突多一点,激烈一点,所以设计总往这边导向,而恰恰却忘了生活本身。

很多人说我的电影太平淡,没有戏剧性。其实我以前的片子是非常卖座的,卖座到一定程度,我是非常清楚的。至于争取观众的问题,这是一个鉴赏力的问题,高度的问题,我作为导演没有办法,没办法为了取悦观众而怎样做,至少我做不到。除非我找到不违背自己且观众又能够接受的方法,但对我来讲很难。

关于现实生活与电影真实,我们会有这种经验,比如拍吃饭,我经常拍的,因为这个比较容易。《海上花》第一场是他们吃饭,我做的方式是用真的酒,因为演员参差不齐,有的是专业、有的是非专业,所以用真酒最好。所有的菜是高捷做的,他之前是一个厨师。菜上来都是热的,吃、划拳、喝酒,这些都是一个底色,要在这些之上再来雕琢你要的戏。这时的气氛整个是活的,假使不这样做,就很难抓到吃饭的那个气氛。我们通常在吃饭,老想交代我们想要拍的那一部分,但是常常忽略整个气氛。

谈及影片的“底色”,底色到底具体指什么?其实底色就是每一个片子我所重视的东西,它跟写实的概念很接近的,因为写实是最重要的。现在很多片子都飞上天了,为什么还要写实,写实不是很落伍吗?你飞上天,最终还是写实,写实是所有戏剧性的源头。如果违背了生活上的规范、社会结构,或者我们习以为常的风俗,或者人伦,你想叛逆,想脱逃,就会跟正轨的发生冲突。戏剧性是你越理解生活的底层跟结构、规律、标准程式,越容易看到戏剧性。不是简单的有个人死了,或者什么不孝、虐待、杀人,最好杀一个,不够杀两个。有时候阴沉的东西其实更恐怖。因为有一种人基本就是损人不利己。人这种东西很复杂。

我拍片子是为自己找难题

人一直是我的电影关注所在。人在不同的时间、空间、状态,人的存在,对我来说是最有趣的,尤其是复杂的人际关系,我的片子里面大都是探讨人。至于对社会结构和政治的批判,我不太重视,因为它自然会出现。如果你要的话,只要你设定了那个角色本身在那个时空的背景里面,它自然就会出现了。所以我的焦点并不是在透过角色去批判压制或者集权或者社会结构,我是描述角色,让角色活起来,而把背景设在那个时空,自然就会有批判,甚至那比批判的力量还要大。但假使把角色设计为只是导演的棋子来借用的话,效果基本上是不一样的,布列松是借着演员为他的道具,在说他背后的事,在说社会结构,或者是他认为的什么。

虽然我的电影很多是讲述人生的苍凉,但那不意味我的人生观就是“痛苦即人生”。我感觉有人生味道的时刻是人困难的时候,这也是最有人生力量的时候。那绝对不是太平盛世,那会是很boring(无聊) 的人生。其实,人的两个状态,其中一个是有困境,发挥你的人生力量,所以基本上我的片子我都是给自己找困难的,即使是在我最卖座的时候,如果我想把那个keep(保持)住的话,我早就消耗光了,我早就没了,永远自己给自己找难题。你可以给我题,我自己去碰撞,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不是痛苦,我一点也不痛苦。在那个观念里面,因为人活着本来就不容易,这就是苍凉的意义,活在那一刻是那么的不容易,在那一刻是有时间、空间,你是存在的,你是有能量的,在那儿对抗,我感觉这个东西才是活着的,才是过瘾的。

这就是我那么喜欢研究人的原因。你们最好去看一下《CSI》(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犯罪现场调查》),美国的社会发展到那个程度,拉斯维加斯那一集,以那个为背景的监视科,他们多严格!证据不可能随便变成证据,规定的证据的使用,这对社会影响很大。因为它是电视,非得那么严格不可。那么严格的底下我看到的是戏剧性,因为你违背了这样的“严格”,就发生了冲突,跟原来的规章、法条、法律种种就会发生冲突。人性难免有时候会代替上帝,会疾恶如仇,会想把那个证据稍微挪一下就好了,但是那是违规的。因为“严格”,所以就造成了戏剧性的张力。如果不理解这个,那戏剧性从哪里来。每天打打杀杀,那是另一种,那是《迈阿密风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