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李开复:大学不仅学知识,还应该学做人
“要走上成功之路,你应该有自己的理想,明了自己的兴趣,知道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还不清楚,就要找寻。找寻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尝试,多学习,而大学是最好的尝试地方。”
“大学四年时光,用两年时间来寻找自己的兴趣、理想和天赋,再用两年时间去有目的地实践,培养团队意识、沟通交流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情商。”
李开复,祖籍四川,1961年12月出生于台湾。11岁赴美求学,1988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他所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1988年最重要的科学发明之一;他开发的“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1988年击败了曾获世界冠军的国际象棋大师。他还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1990年,李开复先后在苹果公司、SGL公司担任要职。1998年,他加盟微软公司,亲自创办了微软中国研究院(现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2000年,升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随后成为比尔·盖茨的七个高层智囊之一。2005年7月19日,李开复被Google公司任命为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李开复博士非常关心中国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先后在中国各大高校进行了50场演讲,写了5封给中国学生的信,并创办了一个专门与大学生交流的公益网站“我学网”。
关键词:诚信、积极、同理心、自省、宽容
语 录:“一个一流的人与一个一般的人在一般问题上的表现可能一样,但是在一流问题上的表现则会有天壤之别。”
第一节
成功源于诚信的价值观
诚信是根植于一个人灵魂深处的一种价值观。价值观是每个人判断是非善恶的信念体系,它不仅引导我们追寻自己的理想,还决定着一个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选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人和行为,都是自身价值观的流露。
1.诚信,大学生立身处世之本
做事先做人,一个人无论成就多么大的事业,人品永远是第一位,而人品的第一要素就是诚信。
李开复博士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的时候,有一次,遇见一个前来面试的应聘者。这个年轻人无论是专业技术,还是在企业管理方面,都非常优秀,甚至于出类拔萃,正是研究院急需的人才,李开复博士对这个年轻人也非常喜欢。
面试之余,两人在一起闲谈。这个年轻人为了更有把握地进入微软公司,试探性地向李开复博士表示:“如果能得到贵公司的赏识和任用,我定会努力工作,并且会贡献出我在原公司的一项发明。”说完这句话后,李开复博士没有立即回答。这个年轻人随之觉察到这样说有点不妥,赶忙解释道:“那些工作都是下班后自己做的,属于业余发明,公司并不知道。”
经过进一步交谈,李开复博士对这个年轻人的品行彻底失望了。即便他的专业技术再高,管理才能再强,李开复博士也决不会聘用他,因为他是一个缺乏诚信的人,缺乏最起码的处世准则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试想,假如一个公司雇佣了这样的员工,能有发展前途吗?谁能保证他会不会把在这里的工作成果再次当成“业余发明”,然后拱手献给下一家公司呢?
一个自作聪明、弄虚作假的人,是“诚信”最大的敌人。这名应聘者在没有树立诚信的价值观之前,很难在自己的领域有所成就和建树,也很难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员工,更不会得到公司的赏识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