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2)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 作者:马丽娟


也许,在我们眼前晃来晃去的教育孩子的做法太多,以至于我们没有时间和机会停下来真实地感受一下当下自己面前的小人儿到底需要我们怎么对待他。当我们尝试了各种做法都不管用的时候,就更困惑怎么帮助孩子才是对孩子真正有益的,这样的困惑多了的时候,我们自己也会思考,到底什么才是对我的孩子真正有用的帮助呢,我怎么做或者我从哪里才可以获得真正对我的孩子有实质性地帮助的做法呢?

我在工作中也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并且,我发现选择适合幼儿园时期的孩子的教育理论是很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实施教育的人,不是教育做法,当教育者的自我有变化之后,才能真正地意识到教育该怎么来做,怎么帮助自己要面对的孩子,而不是将重点放在使用什么技术或者方法来面对孩子。当然,某一种教育当它要呈现出来的时候,总会具体到有做法表达出来,而我想要表达的是,在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教育做法和方式的改变会给孩子带来欣喜,但这不是最根本的改变,面对孩子的人的提升才是对孩子成长最好的欣喜。

教育实施,达到教育目标,这些都是我们渴望要做到的,当我们真正面临孩子困难时,或者由于我们生活中的问题造成孩子的教育困难时,是需要老师,家长,教育机构以及有着同一目标的社区圈圈都要为之付出努力,才能更好地帮助到孩子们,也就是说,再好的教育理想、理论都不是只有教育机构和孩子之间合作才实现出来的。

由此,我们会提及每个人的成长,我们总是希望孩子们要成长,也许我们会忘记一点,首先是我们大人要成长,不管是谁,是老师、是家长、是幼儿园,不管是谁,我们都要让他人意识到他要成长,才能帮助孩子成长,而怎么才能让人意识到这一点呢,我说我们要信任别人他就会成长,也许有人会说:“哦,天哪,我不知道信任过多少次了,一点变化都没有”。难道,我们要靠扣工资、降职的方式让一个老师对孩子产生极大的热情和关注?而我们要做的是让一个人真正地从内在发生变化,就像我们帮助孩子从内在发生本质地变化一样,让他变得自律、有秩序、向善、合作、有创造性等等。

而当我们的教育做到一定的时候,不管是老师、家长、教育机构,每个人对教育都会有新的思考,每一个阶段的人都会相应的思考不同的东西。所以,我们会看到,当人的能量不够的时候,再好的教育做法都不能掩盖因这一点造成的危害,于是,我们又谈及到人的变化之后才能带动整个教育氛围的变化,才能让教育向着健康的路继续下去。

也许有人又着急地问:“怎么做,才能有变化”,往往我们的注意点就会被这立竿见影的东西所干扰,使得我们根本没有耐心去体会一段话在讲什么,我们就是想立刻见到直接的方式让我们知道就最好,也许我们想一想,一个不能等待老师将食物放在桌子上就哭喊着要吃饭的孩子是怎么被促成的。

当然,老师是实施教育的人,也是一天当中离孩子最近,时间最长的人,老师的提升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而对孩子发展有益的教育理念是需要自我意识够了的人才可以把握、实施的,由此,老师的智慧,力量,做法,情感,想法,对教育的判断等等都也会影响到孩子的状态,也会影响到教育目标实施的程度如何。所以说,老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进行自我的教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