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孩子不喜欢午休(1)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 作者:马丽娟


电话那头的妈妈说:“马老师,我的孩子说他第一不喜欢的就是睡午觉,第二不喜欢的就是弹钢琴。”

我说:“那么既然孩子那么的不喜欢弹钢琴,为什么还要送他去学呢?”

妈妈说:“我认为他会克服的,也会适应的。”

我说:“那么,为什么您就认为孩子就不能适应午休这件事情呢。”

……

这位妈妈在和我谈关于他的孩子不愿意午休,她要在午休时间,将孩子带回家练钢琴的事情,实际上她的孩子在这段对话之前,每天中午已经接回家去了,孩子的状态显示很疲惫,这是我再次和妈妈交流午休的事情,结果又失败了,因为他的妈妈很坚持自己的看法。

妈妈的说法是:“我的孩子属于睡不着觉的那种孩子,从小到大都是那样的,我了解我的孩子。”

在这样的情况之外,还有一种社会情况,也就是,我们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幼儿园,在午休的时候,要求孩子必须要同时都躺好,闭上眼睛,最终要睡着,有的孩子睡不着,或是一时半会还不想睡,就被认为是在捣乱,就拉了去关黑屋子。至于在一个幼儿园里,有什么样的屋子是很黑的把孩子给吓得睡着,有人说,“在卫生间啊,不开灯不就黑了吗。”

也许是种种社会现象,把人们都给吓着了。一说让孩子午休,第一反应就会想到是孩子躺在床上受罪,或是受到了某个老师的威胁。不行,绝对不能容忍这样对待我的孩子。于是呢,一提到“午休”这两个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是很紧张的,因为谁也不愿意将“自己的孩子”和“被关在黑屋子里”这种行为联系起来。

当然,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尊重孩子的,不会有意要伤害孩子。而我们成人要帮助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的需要,否则我们让他们做什么,他们不见得会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并且他们的身体里还会流淌出很强烈的力量来抗拒成人。

如果我们成人不了解来自于孩子本质中的东西,就有可能将孩子视为不听话的人,也许会采取极端的措施迫使孩子去做一个事情,例如:午休。

时间会帮助我们成人了解得更多一些,让我们知道自己眼前的这个小男孩,他是什么气质的孩子,他为什么那么的活跃,为什么他就是不能安静地待在自己的床上,而要跳到别人的床上去摁那个床上的小朋友使其叽里呱啦地叫个不停;还让我们知道,那个小姑娘,为什么一直以来你让她脱衣服,她就跟没有听见一样,一直坐着,她看上去像在幻想一样,就连比她小的孩子都准备好了,等待老师讲故事,那个小姑娘还在犹豫要不要脱掉上衣……

面对这样的不同气质的孩子,他们呈现给我们的状态有着太大的不一样。在这里,我不想分享孩子都有哪些类型的气质,而不同气质的孩子都有哪些特征。我要说的是,在孩子的群体中由于这一点,而使得孩子们呈现给我们的状态的确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是把不同气质的孩子们都整齐划一地要求,是帮不了这些孩子的,更何况让他们同时安静,同时躺好在自己的床上,同时睡着,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比较极端地去对待孩子,但是,那是绝对不可以的做法。

那么,这个妈妈这么坚定地在午休的时间带孩子离开幼儿园,是对幼儿园不放心吗,害怕自己的孩子睡不着而被硬逼着休息?之后,那个妈妈很坚定地告诉我,她不是不信任幼儿园的做法,问题是她的孩子根本不睡午觉,这是问题所在。也许,这个妈妈的孩子真的是个例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