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拉木头的小伙子们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 作者:马丽娟


孩子在小的时候,没有学会与人合作的话,在将来的生活中,会过得很难。

“小农庄”每年的大型户外活动又开始了,我的班级里的工作是给院子里的大木床盖个房顶,有雨水的时候挡个雨,有太阳的时候遮个荫。

但是,经过几天的勘察,想要盖这么个顶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要说这顶盖得要通风、美观,就光这安全问题就得好好仔细思量,怎么做才能有保证。

既然,我在主班会上把这个老大难给应承下来了,那也得带着孩子们想办法干啊。

盖顶的材料,初步商量用木头做四根柱子,细木料搭架,顶用轻一些的竹竿,之后的收尾想用芦苇草……

开工那天,我们班的老师们和孩子们驾着手推车,到园子外面的空地里去拉木头,说实话,能否找得到合适的料我心里还没底呢。但是,孩子们看起来非常的兴奋,他们见助理老师拉着车出来了,都纷纷挤上那小车,乐得不得了。

当大家都想挤上车的时候,发现坐不下,于是,大哥哥们大度地让小弟弟、小妹妹们先坐上了那辆架子车,他们都跟在车的两边帮助老师推车。我们大家走啊走,走了很长的一段路,来到了一片空地里。糟糕的是这里适合盖顶的材料太少了,我们怎么办呢,孩子们说:“老师,到那头去看看吧。”

在关键的时候还是孩子们的智慧多,还真是,远处正是“小农庄”所处的这所国际学校的园区,里面正在整修环境,有砍掉的树后不要的余物。我们推车赶紧跑过去,在那堆东西中,我们发现了给大木床盖房顶需要的东西。

看到了希望,大家的兴趣都来了,忽地,孩子们冲过去开始行动起来。我的班里的男孩子多,在这种时候就会看到他们的实力,小伙子们很是威猛,扑上去就是拉啊,就是抱的,三两下就整出很多东东来。

有人指着那些东东说:“老师这个怎么样?”

回答:“好极了,正是我们要的!”

小榔头和丞等人发现了一个大个儿的家伙,几个人合力拽出来,抬到推车前,嘟嘟、昊、堃是捡竹子的好手,很快地小车的容量眼看招架不住了。很是时机地,他们开始帮助老师锯木头,去瑕疵,把整的光溜的都装上车,装车的活儿每次都是最大的哥哥来做,等大家去了枝杈后,车也装满当了。

女孩子们干活不像男孩子们那么实干,她们说是来捡木头的,干了没一会儿,就跑去摘花儿去了。也难怪,班里就那么几个小女生,干这样的力气活儿,她们也真是插不上手。

这样的捡木头工作,做了有好几天,头一天去的时候,孩子们还不熟悉,到了第二天、第三天,他们已经是轻车熟路了,知道怎么推那个架子车不跑偏了,知道朝着哪里去有更多的木头等着他们捡了,知道怎么干活儿不扎手了,知道怎么装车不在半道儿上让那些木头滑溜下来了,也知道哪条道儿离回“小农庄”最近了……

这些都被他们搞得一清二楚。

每次在回去的路上,都会看到一个大哥哥。他也是这个国际园区里的学生,他每天都在我们的孩子必经的路边读书,他读的是呜里哇啦的英语,孩子们听不懂。当他看到我们的小伙子们都能用架子车拉那么一堆木头,在行驶的时候还是那么的步调一致,小伙子们的身后还跟着几个摘了满把小花的小女孩儿,那个大哥哥也真是佩服,微笑着看着他们,并向他们点头。

有一天,那个哥哥,他再也忍不住了,觉得不和这些孩子们说说话吧,好像很遗憾似的,就主动向孩子们打招呼了:“嗨!你们好,你们好可爱!”

我们的孩子停下了架子车,呵呵地笑:“你好!哈哈,再见吧!”说完又架着他们的架子车赶路了,那个大哥哥也笑了。本想和小伙子们多说几句,一上来就说“再见吧”,呵呵,有意思啊。等孩子们都走很远了,那个哥哥还在看着孩子们,我想,那个哥哥,他一定是被孩子们给感动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