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做栅栏的三个人(2)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 作者:马丽娟


我从里面抽出几根来,请孩子们将其拿到前院去。三个孩子立刻行动起来了,洋先拿了两根竹竿,一手一个,开始时他把握不好平衡,竹竿子一头重一头轻,像跷跷板似的,使得洋没法走路,很快他就调节好了。陶和昆也迅速来往在前院和后院之间,当洋返回到后院时,发现地上有一小堆,就一起抱起来,高兴地说:“呵呵,我拿了一部分,他俩只剩下两根了。”

孩子们忙活得很热闹啊,早已忘记了“不会做”,很快,要用的竹竿都已经搬到了前院离菜地不远处放好了。

孩子们将竹竿子码得很有序,接下来是将竹竿截断,我们准备的锯条用不上,竹子太硬,但是用脚踩竹节很容易就断了,于是呢,就听到噼噼啪啪的声响,孩子们踩得很带劲,没过多久,手上的手套也歇在一边了。

洋:“嘿幺嘿幺地。”

陶:“哎呀哎呀地。”

昆:“哈呀哈呀地。”

小伙子们的脚力还真够大的,这时洋踩劈了一个,紧张地说:“怎么办啊。”

我:“正好可以做一个竹子小勺。”听罢,洋着实放心了,他哈哈地笑起来,说:“原来还可以做小勺呀。”

陶听见了,说:“我也要做一个竹子小勺。”

洋发现,就是踩劈了一个竹竿子也没什么啊,老师也没说他,就更加的卖力踩起来。

昆显然踩不动了,我们给他找了一个差事,就是聚拢,将那枝枝丫丫的东西都收到一起,昆愿意收拾。

竹竿子截好了,我告诉孩子们接下来我们的工作是将昆码成一堆的半截竹竿都运到菜地去,洋显然很喜欢运输的工作,他很快地左右手拿了两大把小竹竿前往菜地。

但是,我们要是选择抄近道走,必须要翻过一个看似花池的地方,花池的高度离地面有些距离,看起来就像个小墙,它的身旁就是菜地。

我们的洋站在小墙上想下去,手里又拿着东西,所以不能跳下去;坐在上面再跳下去吧,身高又不够,够不着地。于是,他就挪了挪屁股,最终还是没有跳,干脆转身跪在小墙上爬了下去。洋真的成功了,顺利地落到了菜地里,手里的竹竿一个也没掉,他很兴奋地说:“啊哈!成功了。”

当陶要下去的时候,他将手里的竹竿都一起扔到菜地里,他自己再腾空一跃,顺利地跳到了目的地,再捡起竹竿。陶似乎不是很关注怎么跳下去,因为他很轻松地就跳下去了,所以他没洋那样兴奋。

昆站在小墙上说:“我把剩下的竹竿都拿了过来,递给你们吧,嗯,不然你们还要来拿。”

也是,避免了洋和陶翻上爬下的,三个孩子配合得够紧密吧。等昆将竹竿子都递给了洋和陶时,昆绕了一个远路,来到了菜地。

边干活我边在想,在孩子们的生活中,不都总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他们玩耍得很好,工作得很好;但是,有时候,他们就会很调皮的样子,甚至是很失控的样子;此时带离他们到另一个地方,会让孩子发现,哦,我怎么出现在这里。这样会让老师有机会了解孩子内心更需要什么样内容的活动及课程,发觉孩子到底需要的是什么,真正地做到有效地帮助孩子。

不过,当一个人害怕犯错误,不是因为他害怕将事情做错,而是他根本就还不会做这件事。要是有人在他还不会做的时候,就说他做错了,那么久而久之,这个人就不愿意做事情了。因为又会有人说他,哦,原来是因为怕犯错才不做事情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