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遇难的伸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 作者:马丽娟


孩子为了探究大人的世界而做的一些事情,所呈现出的状态,有时就像个“无头的苍蝇”,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到处乱撞;有时又像“一只警觉的小鹿”,但还是迷路了。很需要一个真正了解他的人,去将他从远处引领回来,来到属于他的世界中。

孩子们做事情的本意并不是想给成人搞破坏,并不想让成人生气。他就是想将自己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环境中,经验其中的一切,用整个身体来当一个大的感觉器官来感知这个环境,实现他从中所要获得的帮助,于是他充满了力量和探寻这个环境的渴望。

如果我们成人不了解孩子成长中必然是这样的一种状态,那么孩子们的处境就和遇到灾难是一样的,会很艰难地过着每一天。

伸的妈妈在每周报表的家长反馈栏中写道:“伸在人多或是热闹的地方特别容易激动,而且一激动起来就像个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估计老师也是见识过他那种失控的样子了,那个时候跟他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显得特别的亢奋,这点让我们很苦恼。由于他的动作敏捷而且多是破坏性的,让我们一直非常紧张,怕他捅出什么大娄子……”

过了很多天之后,再次反馈道:

“伸在家里的状态有很大变化,一个人能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看半个小时的书。最近他还喜欢上了唱歌,而且还是原创歌曲,自己编词特别有意思。伸的脾气有些急躁,做事遇到困难,喜欢大喊大叫,缺乏自己解决问题的耐心……”

伸是个很可爱的小男孩,两岁八个多月,看到伸妈妈的描述,我的眼前活灵活现地看到伸一幅幅的画面。

伸爸爸和伸妈妈每次带伸出去玩儿,原本很快乐的事情,但就像伸妈妈描述的那样,伸的活动让家里人很紧张、很焦虑。就因为伸的动作很快,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发出突发事件,让家人很难面对。

一次去外地玩,伸看见一个外国小孩子,当他经过那孩子身边的时候,将那个外国孩子抓了一把,当时那个外国爸爸很气愤。于是,伸的妈妈连忙道歉,赶快看好伸,不要再抓人家。

不知道这样的事情会不会随时都发生,反正每到一处伸的爸妈就不得不将伸紧紧地看着。越是看着伸,伸的动作越是快,爸妈就越害怕,越害怕,伸就越是出现他们不想看到的状况。

我们会思考,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都像闪电般地做事情,是整个社会的节奏都快了的原因吗,是发展得快了?就连孩子的动作都快得惊人,这难道是正常的状态吗?

如果一个孩子与人交流的时候,是要被人专门看着才可以,那么这个孩子的处境,就像一个人做了不能原谅的事,被人剥夺了自由一样。孩子究竟做了什么事情,使得我们不能原谅孩子,非要处处看着他呢,难道在大人的内心这个孩子已经没有自由了吗?

我们也会说,孩子用很硬的方式在做事情。这个硬是指用肢体呈现出不友好的、粗暴的,带有对他人身体伤害性的行为方式,这样的方式让别人感受到的感觉就是硬的。

所以,在大多数人的意识里,伸去抓那个外国孩子,就是在伤害人,不去看着他是不行的。我们要说的是,伸不是一出生就会抓人,在抓人之前成人对伸做了什么。

当孩子有愿望去接近小朋友时,的确是个很好的消息,作为帮助孩子长大的成人来讲,这正体现着孩子有变化了,长大一点了,不再是一个人玩耍的小人儿了。

还体现在孩子在儿童的群体中开始与他人有交流了,也会通过这种交流和合作游戏或是活动,帮助孩子建立起这方面的经验,同时孩子从中也能经验到人际关系,获得解决群体交往中产生的矛盾、冲突等问题的能力。

当孩子们准备拥有这些能力的时候,我们成人准备怎么帮助他们获得这些能力呢?

如果孩子身边的成人从一开始就没有让孩子亲身去发现和经验这一切,而是处处都以看着孩子的方式和孩子交流,用很抽象的语言告知孩子一些信息,那么孩子会学习到什么?他们又怎么达到我们成人所期望的要求呢?

当然,我们成人在看护着孩子的时候,是看不到自己对孩子做了什么的。也许孩子要做一个事情的时候,而此事是我们没有信心让他独立去做的,我们也许会焦虑而紧张,也会拉住孩子,不让他去做那个事情。那么这个拉人的行为孩子就吸收到了,他与别人交流的时候就不会用轻轻地拍一下别人的肩膀或是轻声地告知别人这样的方式。

成人和孩子在一起生活的状态中,不是个子高的人就可以用一种看守的方式来控制眼前的这个个子小的人。成人要通过自己做事情和带着孩子一起做事情的途径,让孩子亲身经验到事情是怎样完成的。虽然孩子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会“惹出很多乱子”,不会一下就做好,他们不会一下就学会擦拭洒在地上的水渍,也不会一下就学会吃饭时,一粒米都不撒……

但是,这些都不要紧,他们会通过不断地做,而使得他们的协调性、平衡能力有很好的提高,继而会做到成人满意的程度。

然而,要是成人真的没有信心,给孩子时间让孩子在这些方面成长起,同样的,成人也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地学会与人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说孩子没有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人交流是成人不恰当的帮助促使的,一点也不为过。这让孩子生活得很难,同样,照顾他们的成人体会到的也是同样的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