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和平、奋斗、救中国(1)

中国1927·谁主沉浮 作者:叶曙明


1923年,北洋直系的直鲁豫巡阅使曹锟,利用陆军检阅使冯玉祥把总统黎元洪赶下台后,以贿选登上总统宝座,北方形势风云骤变。奉系张作霖在东北声言反对贿选,奉军大张旗鼓开入关内,直系吴佩孚严阵以待。直、奉战争随即爆发。1924年10月,冯玉祥出任直系讨逆军第三军司令,但暗中却和奉系秘密谈判,实行“联奉反吴”。张作霖用官银号120万小洋,买了冯玉祥的倒戈。结果,当吴佩孚在前线浴血奋战之际,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软禁总统曹锟,发表停战通电,邀请孙文北上共商国是。

一时间天地为之变色,冯玉祥的倒戈,导致吴佩孚兵败如山倒。11月2日,曹锟宣告退位。奉军长驱直进,开赴天津后,苏、鄂、浙、陕、闽、赣、皖、豫八省一致拥段(祺瑞)出山。11月24日,段祺瑞在北京就任临时执政。

孙文决定接受邀请,北上与段、张共同召开“和平统一”的国是会议。这是非常奇怪的,弄得人们一头雾水不知宗,因为在国人眼里,孙文与段祺瑞,都是强硬的武力统一论者。自1917年护法战争以后,段要南征,孙要北伐,无时无刻不致力于以武力统一南北。1919年举行南北和谈时,孙文极力反对。1920年,吴佩孚就是因为不支持段氏的武力统一政策,才发生直皖战争;1922年,陈炯明也因为不支持孙文的武力统一政策,才引发“六一六事件”,造成孙、陈决裂,令孙文有“失败之惨酷,未有甚于此役者”之叹。

现在,主张南北和平的陈炯明和吴佩孚,都被打倒了,孙文有了广东地盘,也有了苏联援助,还有若干听命于他的军队,本钱多了,为什么反而放弃武力统一,不惜移樽就教,和北洋军阀“共筹统一建设的方略”了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对广东已经绝望了。

民国以后,孙文曾几次被迫离开广东,又几次重返广东。即使1912年那次,从临时大总统退下来,回到广东时,仍受到英雄式的欢迎;1920年陈炯明打败桂系,孙文以胜利者姿态重返故乡,更是风光无限。然而,一场秋雨一场寒,那些辉煌岁月,都被西风卷去。1923年这次回广东最窝囊了。滇桂军是他花钱收买的,不听号令,形同土匪,已引起广东人的公愤;而国民党改组以后,内部矛盾重重,四分五裂,许多老党人纷纷出走;民间方面,自从拍卖公产私产和镇压商团以后,整个社会的气氛,充满了暴戾与敌意。

一位英国记者在亲眼目睹商团事件后,曾在《士蔑西报》上作出预言:“我亲目在广州看到今天(10月16日),和昨天的凄惨情况之后,我深信孙中山已不可能再在南中国逗留了。这两天的悲景在全体广州人民的脑子里,实在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

其实,如果仅仅是一个商团事件,孙文大可以付诸时间,让伤口慢慢愈合。但在镇压商团之前,他已决意放弃广东了。下此决心,内因(党内现实)为主,外因(民间社会状况)为辅。1924年底,孙文的身体状况,正在急剧恶化,尽管他强支病体,举止言谈,始终抱乐观奋斗之态度,未尝为绝望之表示,但内心已然明白,统一中国的梦想,正渐行渐远,即耗尽他的有生之年,恐怕也是“但悲不见九州同”的了。

孙文宣布北上计划后,革命阵营内,有人欢喜有人愁。“(中共)党内对这个问题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广州的同志和一部分俄国同志认为孙中山北上是必要的,但是中央反对这一点。” 中央既不相信冯玉祥是真心革命,对孙文北上的动机,也有所怀疑。蔡和森形容冯玉祥是“英美帝国主义的宠儿”,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不过是替天(帝国主义)行道。孙文北上,必然导致右派抬头。他声色凌厉地警告说:“中山先生现在若上午入北京,我可断定他在革命上的信用下午便要破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