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后记(2)

中国1927·谁主沉浮 作者:叶曙明


辛亥革命推翻了旧有的政制,旧的政制理论也随之瓦解,这是第一步;新文化运动的踵兴,猛烈地冲击了固有的文化传统,这是第二步;五四运动爆发,为未来的革命定下了民族主义的基调,这是第三步;由共产党与国民党共同推动的社会革命,在长江以南地区,广泛地动摇了旧有的经济结构与社会基础,这是第四步;随着北洋政府被推翻,以北洋政府为主导的长达16年——如果追溯到清末的立宪运动,则更加久远——所做的种种宪政实验,都成了殉葬品,被全盘否定,要另起炉灶,这是第五步。

当历史走到第四步时,整个中国已经天翻地覆了。旧有的伦理秩序、道德价值、传统惯例、文化模式都已纷纷决堤,革命的风暴从城市蔓延到农村,从南部省份蔓延到中部、东部、北部省份。毛泽东形容,“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从前站在一切人之下的工人和农民,现在站在一切人之上,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为所欲为,一切反常。顺之者存,违之者灭。“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农民在几个月内做到了”。

1926年的北伐,可视作辛亥革命的收官之战。南北政权之间的战争,其实只是一场单纯的军事对抗。在道德上、制度上、文化上,北洋政府都没有什么本钱,可资较量。清王朝被推翻之后,大家都延颈期待、充满希望,历史给了北洋政府16年的时间,但它却什么也没能拿得出来,它没有为社会提供一种有信誉的政治道德规范,没有能够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稳定而有序的、健康的政治制度,没有为民族的基本价值提供任何有力的保护。它用16年时间把自己一点一点毁了。

于是,辛亥革命曾经放出的许多气球与风筝,让人眼花缭乱,现在都要收回了,这是拜北洋政府的无能误国所赐。“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语)。国民党要另起炉灶,俄国人便手把手地教它。按照苏俄的经验,编制国民党的政治纲领和搭建组织架构,建立党团与党军,为它设计未来蓝图。用史家钱穆的话来说就是:“以革命的武力来扫荡军阀,以一党专政的理论来停止党争”。 即使到1927年以后,国民党与苏俄闹翻了脸,但苏俄留下的政治遗产,依然浸透于国民党的血液之中,继续发挥巨大的影响力。而共产党在协助国民党砌炉灶的过程中,也逐渐成熟与壮大起来,从给国民党“当苦力”(鲍罗廷语)的角色,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领导全国革命的政党。

在中国近代史上,大革命是重要的一幕,虽然它不是20世纪中国革命的起点,也不是终点,但它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它开创了一种社会革命的模式、一种典范。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埋下的种子,开出了璀灿之花;也为以后几十年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埋下了一颗等待发芽的种子。

2009年8月于广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