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玖 从平等到专制(1)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作者:易中天


墨子的主张,名为“民主集中”,实为“专制独裁”

□ 你说孟子和墨子都是越走越远,此话怎讲?

■ 孟子从君权走向了民权,墨子却由平等走向了专制,难道不都是越走越远?

□ 墨子主张专制吗?不见得吧?我看墨子挺民主的。他认为,执政者必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包括对自己过错的批评,这难道还不民主?

■ 表面上看,是这样。墨子确实要求执政者必须“得下之情”,也说过“上有过则规谏之”的话。但是,我们不能根据这只言片语就下结论。顺便说一句,抓住只言片语就做文章,是咱们学术界(也包括界外)一些人的毛病。许多无谓的笔墨官司,就是这样打起来的。

□ 那应该怎么样?

■ 对墨子的这些话,至少要问四个问题——为什么、干什么、怎样能、怎么办。弄清楚了这四个问题,我们才能知道墨子的“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究竟是民主还是专制。

□ 那好。请问,为什么要求执政者听意见呢?

■ 墨子讲得很清楚——“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可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 你这样说,有点愣往人家头上扣屎盆子。“上之为政”怎么就一定是统治呢?就不能理解为“领导”或者“管理”吗?再说了,“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又有什么不对呢?不管是谁执政,恐怕都要了解社情民意吧?难道只有专制政府需要体察下情,民主政府反倒是不需要的?

■ 这就要看第二个问题——了解社情民意干什么。干什么呢?墨子说,是为了知道哪些人做了好事,哪些人做了坏事(明于民之善非)。知道这些,又是为了干什么呢?是为了奖励和惩罚,叫做“得善人而赏之,得暴人而罚之”。说到底,还是为了维护统治。

□ 这也说不通。扬善惩恶,有什么不对?难道民主政府就不扬善惩恶?就连企业管理,也得奖勤罚懒吧?

■ 但你得承认,这里面并没有广泛征求意见的要求。墨子的“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与决策民主无关,也没有让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意思。

□ 好,我承认。说第三个问题吧!

■ 第三个问题,是怎样才能了解社情民意。这个问题,墨子自己是问过的,叫做“得下之情将奈何可”。

□ 那墨子认为怎样才可以?

■ 他自己的回答,是“唯能以尚同一义为政,然后可矣”。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只有向上统一于一种意见,这才可以”。也就是说,上级了解情况,下级反映意见,都必须也只能根据上级的意见、想法来进行。这个问题可就大了。情况好一点,是上级想了解什么问题,就反映什么问题。糟一点,只怕就是上级想听到什么说法,就说什么。

□ 投其所好,顺着上面的意思说?

■ 这一套,咱们中国人不是驾轻就熟吗?

□ 这确实有问题。

■ 更糟糕的还在后面,这就是领导听了意见以后怎么办。我们知道,群众的意见,是不可能一致的。人多嘴杂,众说纷纭,叽叽喳喳,七嘴八舌,怎么办?

□ 墨子说怎么办?

■ 一切听领导的,叫做“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请注意墨子的说法,前面是“唯能”,此处是“必皆”,都没有价钱可讲。

□ 这也没有什么不对,民主也要集中嘛!

■ 问题是怎么集中,由谁集中。墨子的主张,前面已经说过,就是村民意见分歧,听里长的;里长统一不了,听乡长的;乡长统一不了,听国君的;国君统一不了,听天子的(请参看《走东门,进西屋;打左灯,向右转》)。也就是说,群众服从领导,下级服从上级,天下人都服从天子。所以我说,墨子的主张,是名为“民主集中”,实为“专制独裁”。

□ 专制独裁,就用不着这样广泛征求意见吧?

■ 专制也有多种。墨子这种,是“开明专制”。至于他的“独裁”,则无妨称之为“高明独裁”,因为是先听意见再作决定。这当然比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好多了,也比拍着脑袋瞎指挥好多了。

□ 就不能是民主吗?

■ 不要以为让人说话、多听意见就是民主。民主首先是权利,而不是义务。但是你看看墨子的主张,群众提意见是权利呢,还是义务?是义务。墨子规定,但凡听到好人好事或坏人坏事不向上级报告的(闻见善,不以告其上;闻见不善,亦不以告其上),上级做出了判断不跟着说对说错的(上之所是不能是,上之所非不能非),甚至上级有了过错不能批评的(上有过,不能规谏之),一旦发现,就要惩罚(上得则诛罚之),就要批斗(万民闻则非毁之)。请问,这难道也是民主?如果是,这种“民主”岂不是太恐怖了吗?

□ 是够恐怖的。

■ 实话告诉你,这还不是最恐怖的。

建设“人间天堂”的结果,势必都是“人间地狱”

□ 更恐怖的是什么?

■ 极权统治、神权统治、特务统治。

□ 不会吧?

■ 那我分析给你听。前面说过,按照墨子的设计,理想社会的结构是分层分级的。最底层,是广大民众。民众的上面,是他们必须绝对服从的里长。里长上面,是必须绝对服从的乡长。乡长上面,是必须绝对服从的国君。国君上面,是必须绝对服从的天子。所有的人,最终都必须听天子一个人的,是不是?

□ 是啊,这又有什么问题?

■ 天下万民,各级领导,凭什么都必须绝对服从天子呢?这里面,岂不是也有一个“政权的合法性”问题?至少,我们也该问问,天子凭什么就可以“说一不二”吧?

□ 这个问题呀,墨子其实已经说过了,就因为天子是最圣明的。何况他还选择了次圣明的人担任国君,国君又选择了再次圣明的人担任乡长里长。他们都是贤良圣明的。村民、乡民、国民、人民,当然要“逐级尚同”,唯上级之马首是瞻了。

■ 那么,天子又为什么就肯定最圣明呢?

□ 这一点,墨子也说清楚了。正是为了“一同天下之义”,才“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嘛!天子如果不是最圣明的,怎么会选他?

■ 就算是吧!那么请问,那个最圣明的天子究竟是怎么选出来的?民选?官选?还是天选?墨子可没说。依我看,民选和官选都不大可能,因为既没有选举办法,又没有选举程序。我们也不知道,如果是民选或者官选,究竟是直接选举,还是开代表大会?再说了,如果是民选或官选,又怎么保证那选出来的天子,就一定是天下最圣明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