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心心相印(4)

佛心流泉 作者:林安梧


此真“大其心量”之所为也。

道家是把人顺化了,顺化于天地自然之间。顺化于天地自然,而不以人为中心,正因不以人为中心,因而可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可以生成它,而不去占有它、助成它,而不去倚恃它、长养它,而不去宰制它。正因为这样的“致虚”、“守静”,所以可以“万物并作”,可以“归根复命”,道家重视的是回到自然常道。

儒家重在“承担”,道家则重在“放下”。其实,有真放下,才有真承担,有真承担,才有真放下。佛教的可贵是教人“放空”,了无执着,正因为有渡脱彼岸这等“出世”的精神,因而可以入于世中,出污泥而不染,才能在世中行菩萨道,做“入世”的志业。

有般若之智,因而可以缘起性空,有慈悲之心,因之可以发愿力行。佛陀坐于菩提树下,发愿证果,普渡群生,达摩东来,面壁苦修,得道大行,玄奘西行,涉险历劫,取经而回。史上多少高僧大德,佛门龙象,论其成就,真是如日月之光,天长地久,此如何可能,无他,就只是“大其心量”,落落实实而已。

丁亥之秋(2007年9月20日)于新竹元亨斋

天地精神与悲欣交集

谈起“清华大学”,想起通识教育中心种种,我会有一种“悲欣交集”的体会。我想起梁启超,想起四大国学导师,想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原来,“清华”的校训是梁启超提的,是从《易经》“乾坤”两卦的《大象传》来的。他揭示着清华大学的天地乾坤精神。

1987年,我起初应“清华”中文系之邀,来兼一门国文课,为学生讲《史记》,记得其中还有我原先在师大附中教过的学生。当时讲课重点在“人”与“历史社会总体”辩证关联,以及人物风格论。1988年,我正式到了“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任教,我问了班上学生“清华”的校训出自何处,竟无学生能答,我因此写了篇有关“‘清华大学’应当具有天地精神”的文章,以作为通识教育的宣示。

这年起,我开始在“清华”讲授《哲学概论》、《中国哲学名著选读》、《道家哲学》、《哲学与人生》、《儒家哲学》、《禅宗哲学》,后来成立了“教育学程中心”,我还开设了《教育哲学》这门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