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大千世界(11)

佛心流泉 作者:林安梧


这次的讨论过程颇能彰显会议的主题——“对话”与“和谐”,参加者兼容中西,从年青中壮一辈到老一辈,像老一辈的著名诠释学者帕尔默(Richard E Palmer)、薛华、成中英,中壮一辈则有潘德荣、韩水法、吴建广、汪堂家,还有台湾的林安梧、赖贤宗、林维杰等人,这次的会议就选在黄山脚下开,当然免不了要登临黄山,一览天下。

黄山,瑰秀雄奇,兼而有之!来此黄山,颇有“不欲归也”的体会。但又不忍不归!当归来引接,引接良朋佳友,上此黄山,再做仙游!

说它是仙游之乡,那是。说它是桃源胜境,更是!我不似那晋太元中的武陵人,亦未“忽逢桃花林”,却是“寻向所志”,步步攀登,还未及探寻那“彷佛若有光”,亦未“舍船”,亦还未“从口入”,却不觉入了天地云山的大画中来。

导游者说此处何景、何物,有何象征,有何趣味,说也奇了,我心全不做数。因黄山自黄山,本无分别!分别了,是为浑沌凿七窍,我只怕那七窍成,而浑沌……只因这怕,我遂闲步于后,闲漫观之,松涛云涌,声若龙吟,相戏相逐,彩光云气,纵上纵下,忽左忽右,穿石过山,若隐若现,似有仙子霓裳羽衣,摇曳成舞,舞之蹈之,唱之咏之!

是晚宿于“排云楼”,楼间有一诗,诗曰:

排空万面奇峰来,

云涌苍穹见瑶台,

唯叹我胸无妙句,

梦呼谪仙李太白。

看罢此诗,觉这诗者太唐突,只会“梦呼谪仙”,却“胸无妙句”,不免有气!又去外头踅了一趟回来,说真的,要搦管写来,却果真“胸无妙句”,可是“境入仙乡未可言”。

黄山,“瑰而丽,丽而秀”,秀在草木!

黄山,“雄而奇,奇而峻”,峻在山石!

黄山,“玄而隐,隐而逸”,逸在云海!

黄山,更玄隐、峻逸、瑰丽而秀奇的可是“日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