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真诚、付出、不索回报(32)

感动力:赢得一切的根本 作者:张利军


三、付出的含义

有了崇高愿景,还需真诚地为此去努力,通过一定的行动才有可能收获,这个过程就是付出。

感商TQ所讲的“付出”有着特定的含义和深刻的意义:动机不纯的行为不是付出;光“想”不“动”不是付出;有所保留不是付出;自不量力不是付出。

(一)付出,以真诚为前提

在感商TQ“真诚、付出、不索回报”的三大特征中,“是否真诚”当之无愧该排在第一位,因为它是“魂”,是一个人内在修为的根本,是其后一切行为的前提。对人对事只有出于崇高愿景的真诚,才有可能去为此付出并且不去计较自我得失。

不真诚,就不会有崇高的愿景;不真诚,就不会全力以赴去为此愿景付出;假如你不真诚却有付出,那一定也是出于不够崇高的愿景而有它图。

就好比,你很难想象一个只把顾客当做“钱包”,并要求员工不择手段地去实现销售以获取利益的商店老板,会对顾客产生“我要好好服务,一定要让顾客满意”的念头,并且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做过老板的人,可能或多或少都曾碰到过一些看似积极努力,但却明显感觉他只是为了获得某个职位或相应的奖励而如此表现的下属。我们不能就此说这样的员工就不好,或者说他的人品有问题。但就企业来讲,这些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是不真诚的,他们的愿景出发点不够崇高,因为他们只把企业作为获得报酬的一个途径。对他们来说,为哪个企业干活在性质上都一样,之所以到这个企业工作,可能仅仅就是因为这里待遇比较好而已。

“企业的成败是老板的事,这家倒闭了再换一家就是”,“多干活就是为了多拿钱”,“哪儿工资高就到哪儿去”是其基本特征。

这些人往往还具有一定的实力,因此,老板们也乐于使用这样的人。但我发现,很多看透了这一点的老板,绝对不会对其“委以重任”把企业的命脉交到这些人手上,尽管他们的职业能力超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