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真诚、付出、不索回报(67)

感动力:赢得一切的根本 作者:张利军


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钱德拉每星期从叶凯士天文台驱车数百英里到芝加哥大学为只有两名学生的班级上课。而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授予了这个班级仅有的两名学生——杨振宁和李政道。

不知道您从钱德拉塞卡的一生中体会到了多少做人的道理。

读了他的故事之后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感动智慧最后一个特征的最高境界就是,只有崇高的愿景而没有世俗的目标,或者是把目标靠拢到愿景之中,两者合而为一,它们没有彼此,都无比崇高、伟大。

就像钱德拉塞卡,他并不是为了诺贝尔奖或者其他什么“目标”才去进行如此孤独和寂寞的研究,在他的心里只想着解决这个未知的问题而别无他求,甚至我们都看不出他表露“为天体物理学做贡献”的“崇高愿景”,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朴素,它只管辛勤地付出,但是,他却取得了一个个伟大的成果,并最终站上了科学的最高领奖台。

而假如当年钱德拉塞卡就自己多年的付出而得到的结论争执下去,一定要“讨个说法”的话,还会有今天如此成就的钱德拉塞卡存在吗?!

钱德拉塞卡的境界着实让人佩服!

那么这样一说,索取相应回报是不是就一定很不道德呢,尤其在具体的事务中,比如那些在工厂干活的工人们?比如劳动工资?

尽管从“付出了那么多,理应得到相应回报”的角度看,这种做法并无不妥,于是,很多人便“理直气壮”挑明了去“索要”。

但我可以告诉你,也许你因此得到了相应的“报酬”,但那只是对方对你付出的一种“了结”罢了,它成了一种“按质论价”的“结算”,是在一种典型的还债心理支配下的“支付”形式。

你干多少就给你多少呗!

也许你还不服气:“我干了那么多,难道就不该拿那么多吗?”

当然应该。问题是,它却实实在在地变成了一种交换或交易,甚至你也会发现,人家的“支付”好像也变得“异常客观”而且没有了“人情味”。

我的意思是说,兴许,你可以赢得得更多,它并不一定是金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