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对付出的“索取”,让人家对你的真诚产生了疑问:
“他(她)是真的认可这个企业才来谋发展,还是因为这里的待遇好,只想多挣几个钱而已?”
我们并不能说对方产生这种想法就是对的,即便是从感商TQ本身的角度看,这样的想法也不会高尚到哪儿去。
但事实就是这样,感商TQ恰恰是提倡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积极去修炼这三大原则,却绝对反对以同样的眼光去要求别人。
“我都这样做了,而你却不这样做?”这不是一种要求“对价”的“索取”是什么?
没有赢得对方的“心”,便有可能得不到对方“真心的回报”,那里面并不仅仅是金钱,可能还有友情、尊重,间或是更大的发展机会。而后者,可能远远大于单纯的“付出对价”。
所以,不管是吃亏也好享福也罢,我们都该把这结果抛之脑后,真诚付出的同时不去索取回报。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你毫无索取地真诚付出,相信总有一天会被人发现并得到认可。
就像钱德拉塞卡一样,只管用心去做就好。
(五)去积累,而非索取
急功近利的最大危害,就是只顾眼前利益而不去放眼未来。
感商TQ特别强调“崇高的愿景”,为了说明本小节的这个主题,我们也暂时“庸俗”一下:假如,我们把愿景设定为“让自己幸福、快乐”,即便是这样“自私的、简单的”的前提,很多人都仍然难于实现,因为有些人为一时之快而放弃了一世的幸福。
比如,某些人由于某种欲望一时难以达成,便不愿意再去继续努力而以身试法,期望通过贪污、偷窃、抢劫、强奸等“快速”手段来满足自己,结果却“很快”将自己送进了监狱。
正确的做法当然是感商TQ所倡导的,用“真诚、付出、不索回报”去“慢慢地、自然地”赢得你所想。
这样看来,即使是上面提到的“为自己”的“自私”愿景,如果只考虑眼前便很有可能断送一生。相反,如果你把它定义为要让自己的“一生”都幸福、快乐的话,你反而不会在乎眼前的点滴得失,并且会自觉“安慰”自己要“长远打算”、“为将来着想”。因为,“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已经不是在为“一时”而是为“一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