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商人出世(4)

商贾智慧 作者:李晓


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我们的祖先留下了一笔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其中,既有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类的遗迹,也有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等伟大的发明。许多发明创造,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而这些,都是工商业文明的结晶。

三、商人诞生

根据研究,专门做买卖的商人,早在四千年前的夏朝后期就出现了。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属于商人呢?

大家知道,在我们的汉语当中,“商人”这个词是有狭义和广义之别的。狭义上的商人,指的是专门跑买卖、搞贸易的人。广义上的商人,是指所有经营工商业的企业家、老板。我们在本书中,用的就是它的广义。

那么,商业和商人是怎么产生的呢?在我们的古代典籍里,有一个这样的传说:

神农氏作,列廛于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周易·系辞下》)

这段话是说,我们的祖先神农氏,就是炎帝,在都城里面,事先投资开发,建设了一排排的店铺,每天中午的时候,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带着各自的货物云集而来,在这些店铺里摆下摊位,互相交易。交易完成,又带着各自需要的东西满意地回家去了。

在古代传说中,神农他老人家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发明家,传说农业、打井取水技术、耒耜等农具,还有治病救人的医药等,都是神农发明的。神农之后,又出现了一个聪明能干的领导叫黄帝。传说文字,历法,制造车船、养蚕织布、做衣服、建房子等技术,就是黄帝和他的大臣们发明的。在炎帝和黄帝的英明领导之下,我们中华民族告别了野蛮时代,跨入了文明社会的门槛。所以我们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

既然神农他老人家这么厉害,那么把市场交换、商业的起源,也说成是他老人家的专利成果,确实也不过分。然而,这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已,就像有一首流行歌曲中所唱的:“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其实,在人类历史上,交换不是某一个聪明人的发明,而是随着部落和部落之间建立了这样那样的联系,才慢慢出现的。

在现在北京市南面的房山区周口店,有一个距今大约三万年以前的山顶洞遗址。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作为装饰品用的海蚶壳,还有洒在原始人遗体上的赤铁矿碎片。

这两种东西可不是山顶洞周围出产的。海蚶出产于渤海湾一带,离山顶洞有四百多里。那个时候可没有什么京津塘高速公路,更没有什么城际高铁。从山顶洞钻出来,跑到渤海边,要是步行一个来回,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的。离山顶洞最近的赤铁矿,也有二三百里远。

总之,在那个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取暖基本靠抖的远古时代,山顶洞人自己东奔西跑,从出产地弄来这些东西,可能性不大。

那么,生活在山顶洞的原始人是怎么得到这些东西的?根据考古学家的推断,不是从其他部落抢来的,就是拿什么东西从别的部落换来的。

根据这一类考古发现,虽然我们可以说距今大约三万年以前,原始人就可能有了交换。但是,我们却不能说,有了交换,就有了商业和商人。所谓“商人”,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不干别的,专门跑买卖、做生意;二是他买东西、卖东西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要求,而是为了从一买一卖中赚钱。而所谓的“商业”,指的是做买卖赚钱,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不干别的专门从事的职业。因此,我们不能说一有交换,就有了商业和商人。真正的商人和商业,是在交换的基础上,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逐步诞生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