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贩夫治国(5)

商贾智慧 作者:李晓


周文王死后,周武王即位当了家,把姜子牙尊为“师”,并称之为“尚父”,这种称呼是什么意思呢?这和现在的“干爹”差不多,说明周武王对姜子牙尊重到了极点。

后来,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了商纣王,建立了周朝。

如果说,我们之前讲过的商朝的祖先王亥是有史以来第一位有名有姓的商人,那么,姜子牙就是有史以来第一位以小商贩的身份参政议政并获得巨大成功的人。

周朝建立以后,采取了“以亲屏周”的政策,就是把王室亲戚、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当诸侯,建立诸侯国,来保卫周朝。周天子的本家近亲分封到的,都是比较富裕、战略地位比较重要的地方。姜子牙作为功臣,也被分封了。他被分封到了哪里呢?被分到一个叫营丘的地方,国号叫齐。

营丘这个地方,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临淄,现在的经济比较发达了。但是,在周朝初年的时候,这一带却是非常偏远、非常荒凉、非常落后、没有得到开发的欠发达地区。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就说:“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泻卤,人民寡。”营丘这个地方靠海,土地全都是低洼的盐碱地,不长庄稼,人口也很少。

而且,齐国这个地方与别的封地相比,还有一点不同,就是因为它地处偏远,当时还没有纳入周朝的势力范围。周朝只是发给了姜子牙一张委任状,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告诉他:老姜啊,这个圈里的地方将来叫齐国了,是你的领地了,你就是齐国的首脑了。如此而已。虽然名义上是把齐国封给姜子牙了,但实际上还得靠他自己的力量去搞定。

总之,新诞生的齐国,在各个方面都要从头开始创业。姜子牙之所以分封的地方不太理想,可能是周朝重视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造成的,姜子牙功劳虽大,却不是周天子的自家人,只好往后排了。

所以,接到这样的任命,姜子牙心里可就老大不高兴了。他想:我功劳那么大,却把我分到了那么偏远、那么落后的地方,这是不是有点亏待我啊?他这样想着,就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

原来,姜子牙在去往齐国的路上,快走到营丘的时候,他越想越觉着丧气,就住在途中的旅店里,磨磨蹭蹭,好几天不肯上路。到了晚上,早早地就睡下了。旅店的掌柜看到他这副模样,就说:“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史记·齐太公世家》)我听说时机难以得到却容易丧失,客官睡得很安稳,大概不是去封国就位的人吧?晚了,也许这么一块地都没了!

真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姜子牙一听这话,顿时意识到,自己的做法,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所以立即翻身起床,穿上衣服,带上随行人马,连夜赶路,快马加鞭,天亮时分,就赶到了营丘。

说来也巧,正好赶上莱夷人的头领带兵前来争夺地盘。姜子牙指挥手下立即投入战斗,经过一番厮杀,打退了莱夷人,算是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站稳了脚跟。

但是,更大的考验摆在了姜子牙的面前,就是必须尽快想办法改变荒凉落后的经济面貌,这个考验,比军事和政治考验更加严峻。

姜太公毕竟是姜太公,别看姜子牙当小商贩的时候,为自己赚钱谋生,他的经营业绩并不理想。但在当了国家一把手,为国家发展经济的时候,他却做得非常出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