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命是一段寂寞的旅程,学会独自欣赏沿途的美景

人生是一场修行Ⅱ 作者:王彦


 

生命注定是一段寂寞的旅程。自出生开始,我们就脱离母体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生命,我们的身体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不断发育、成长,我们的心灵也在家人的关怀教育下一点点成熟、独立。虽然我们能与人交流、与人产生感情,但这交流都是有限的,我们不能让人完全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但这知己都是极为难得的,更不用说完全交流彼此的想法了。每个人的生命就如一棵独自立在那里生长的树一样。它们虽然彼此相隔不远,甚至成群结伴,组成蔚为壮观的广阔森林,但每一棵树都是独立的,它们得靠自己拼命汲取养分,靠自己独自承担风雨,它们的荣枯、粗细都得靠自己来把握、争取。生命的意义或许就在于独立,如果生命不同万物分离开来,我们又怎么会有自我,怎么会有彼此,怎么会有独立于自我而存在的那个浑然一体的客观世界?如果我们不能忍受孤独和寂寞,不能在孤独和寂寞中参透自己与他人、自己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我们就不能领悟生命的真谛。

生命的大道上,我们一路高歌欢笑,一路跌倒又爬起。无论是悲伤还是欢笑,无论是得意还是落魄,无论是自信还是自卑,无论是美丽还是丑陋,这一路上,总有阴晴雨雪、四季更替。在你功成名就的时候,家中高朋满座,各路英雄前来祝贺,结交的人络绎不绝,但你会因为没有知心朋友而在热闹的晚宴上感到寂寞;在你失败或者一事无成的时候,你常一个人面对这一切,感慨人生的孤苦和磨难,寂寞与悲情化作眼中的泪水,此时的你无疑也是寂寞的。寂寞是生命的常客,它常常会不经意地登门拜访,逃避是没有用的。越是逃避,它就来得越频繁,越有气势。

生命是一段寂寞的旅程,你必须一路长途跋涉,一路风尘仆仆,一路欣赏沿途美景,一路遭遇风吹雨打,一路阳光灿烂,一路披星戴月,一路不断地面对岔路口独自做出抉择,一路舔舐身上的伤口,然后忍痛继续前行。生命就像一列孤独的列车,沿着生命的轨迹在广袤的原野上,在蜿蜒的群山间,在深谷、峭壁中奔驰,生命的汽笛在万籁俱寂中不时地拉响,这或强劲或微弱的汽笛声在悠远的原野上扩散、远去,最终消逝。乘上生命这辆列车,我们就此开启了自己的人生之旅。伴随生命列车的疾驰,沿途一幅幅美丽的风景在我们的眼前展现,我们穿越各种地形,经历各种气候,时而奋勇向上,时而一路呼啸,沿着下行的轨道坠入深谷,时而在峭壁边上突然转身。我们在生命这辆列车上会结识形形色色的人,虽然一路同行,但每个人各怀心事,有着不同的目的地,谁也不能了解谁,谁也不能与他人永远结伴而行。

人生每一个阶段都好比是生命列车不同的站台,每到一个新的站台,都会有人上车,有人下车。上车的人你可能从未接触,而下车的人可能与你已分外熟识。就在列车不停地停靠、人们不停地上下车之中,你与许多人擦肩而过,不管是陌生的还是熟悉的,都只是你人生旅程中的过客,始终都不能一直陪伴你左右。真正与你一同到达列车终点站的,只有寂寞。但这寂寞或许并不让人难以忍受,虽然没有人能完全理解你,也没有人一直陪在你身边,但与他人曾经的相识、相知早已在彼此的心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虽然身不在一处,但心却能想通。有这份牵挂,有这份思念,寂寞就不再仅仅是空虚和害怕了。

生命的列车一刻不停地在向前疾驰,我们曾经的旅伴或许已经中途下车了,你不得不背负起寂寞,继续后面的路。列车不会因为你而就此停下,终点还在远方。如果你无法舍弃,那就只能肩负。在人生的旅途中,寂寞会经常袭来。在寂寞中,你开始回首那些已经远逝的风景,回首那些离你而去的人和事。同时,你可能还会在这寂寞中展望自己未来的行程——或许幸运,你将再次遇到新的旅伴,再次遇到令自己高兴的事;或许不幸,那就独自欣赏窗外的风景,与寂寞结伴,用心去体味生命列车上发生的一切,也许你将找到一片崭新的天地。记住,生命从来都是美好和丰富的,不要因一时的失去而忽略了窗外更广阔、更迷人的风景。

我们自出生那一刻起,就保持着独立的生命。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寂寞地死去。没有人能改变这个事实,生命就是这样一个寂寞的旅程。但这并没有什么好悲哀的,正是因为这寂寞,因为这独立,我们的生命得以存在,我们才能发展自我,才能感觉到自我,才能带着好奇、带着发现的惊喜,来探索眼前的这个世界,这是生命的真谛所在。生命因每一次新的发现,每一次新的体验,每一次新的收获而变得更加灿烂、更加迷人。生命的价值就源自于这种种体验,而这种种体验唯有在寂寞之中才能收获。

许多人害怕寂寞,常常去找人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分享自己的人生风景,无论是快乐的还是忧伤的,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在与人分享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进入他人的世界,领略他人的感悟、收获他人的经历、学习他人的智慧,还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情感的慰藉,与他人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这样上来,自己内心的压力将大为减少,我们也因此而对生活充满勇气和信心。但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倾诉。当快乐无人分享,当忧愁无人分担,当成功无人喝彩,当失败无人抚慰时,许多人会掉入寂寞的漩涡中,生活似乎陷入绝望的深渊。其实,这也是生命赐予我们的一份礼物。从某种程度上说,生命的本质就是孤独和寂寞。寂寞的时刻,我们会对生命本身有更深的体验。试想,一个整日在与人闲聊,整日在追逐名利中忙碌的人,他会去思索生命本身吗?不会。因为他的所有思维、心灵空间都已被各种人和事占据,他没有多余的心思去考虑其他问题。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他就会因为没有及时地对自我进行反思,没有认清真实的自我,没有意识到什么才是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没有体验到生命本身的那种纯真的欢欣,而变得失去自我,在与人接触、在所经历的各种事情中,不自觉地被外在的各种观念和思想所侵蚀,成为这些观念和思想的奴隶。这样的人是谈不上快乐和自由的,他们往往害怕寂寞,想尽一切办法去摆脱寂寞。实际上,他们的摆脱是一种逃避,逃避掉了认识自我、认识生命这一重大的人生课题。

人天生是一种合群动物。许多人为了摆脱寂寞,而投入到人群中去。哪里有人,哪里就能吸引他们;哪里人多、热闹,哪里就有最大的吸引力。人们在人群中寻找爱、寻找友情、寻找寂寞灵魂的慰藉,但这种寻觅未必总能如愿以偿。付出真心不一定能得到爱的回报,付出真诚也不一定能收获友谊。万千寂寞的灵魂在外出进行一次次苦苦寻觅后,又回到寂寞之中。但这深深的寂寞感让他们又忘记了之前所受的伤害,重新又去不断寻觅,就这样在孤单和人群中不断穿梭。虽然人们很多时候都是无功而返甚至伤痕累累,但仍乐此不疲,坚持不懈。有时,人们为了逃避寂寞,宁愿随便抓取一个倾诉对象,就像许多人在寂寞袭来时喜欢在QQ中找陌生人聊天一样。但其实,我们并没有因为人际关系网的扩大或者倾诉的增多而得到更多的安宁。恰恰相反,在滥情和随意的人际关系过后,我们变得更加孤独和寂寞。寂寞此时成了一个可怕的恶魔,任凭你使尽浑身解数都脱离不了它的魔爪。

现代人往往生活在繁华热闹的都市之中,但在白日的喧闹和浮华过后,人们心头袭来的是冷清和疲惫。虽然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减少来自内心深处的寂寞,这寂寞反而一天天加剧。如果你因长时间为名利苦苦奔波而开始感到力不从心的话,如果你对整日的应酬奉承、强颜欢笑而疲惫不堪的话,你可以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抛开所有让你心烦意乱的大小事情,为自己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独处空间。这是对自己的一个珍惜和善待,也是对自我的一次反省和探索。在这种独处中,你可以躺在舒适的沙发上,手边放一杯清茶,然后闭上眼睛静静地倾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在轻松的音乐中,任思绪在想象的空间中飞扬。你可以回忆自己经历过的那些美好事情——可以幻想自己此刻正在海边边吹海风、边看日落,可以憧憬自己今后的悠闲生活。让惬意和畅快的感觉涌遍全身,让身体超脱世事的劳累,打破困扰心灵的枷锁。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走向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此刻,世态炎凉、功名利禄、爱恨情仇、聚散离合都离你越来越遥远,变得缥缈和虚幻,那种轻松和愉悦是你此刻最真实、最深刻的感受。你会突然发觉,原来生命是如此简单和美好。

徐志摩曾说:“你要发现自己的真,你得给自己一个单独的机会。你要发现一个地方的真,你也得有单独玩的机会。”只有将我们日渐麻木的心放置在寂寞的氛围中,它才能恢复儿时的那种敏锐。就像一个新生命刚来到世界上,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一样。尽管我们内心里不自觉地认为自己对于周围的一切早已很熟悉,其实,这不过是一种错觉,这种错觉使我们对很多事情、很多现象都失去了认真观察、认真体味的兴趣。你不妨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当你一个人独处家中之时,你可以重新检验一下原以为很熟悉的那些味道是否与自己头脑中那种模糊的印象一致。你可以切一小块菠萝,很小的一块,将它放在舌尖,不要急于咀嚼或吞咽,慢慢让唾液将它包围,一点点分解,然后用心感受它到底是一种什么味道,和你之前想象的是否一致。答案通常是否定的。对于菠萝是如此,对于其他一切也都是如此,只要你细心体味,你会发现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不像你之前想当然认为的那样。

寂寞之中的生命是最真实的,全然接受寂寞,在寂寞中放飞思绪、追问生命,在寂寞中把握生活、把握自己,你的生命之旅才能充实和多彩。在寂寞中拭去心灵的忧郁,在寂寞中解开失意的死结,在寂寞中揭开悲伤的谜底,在寂寞中截断痛苦的源头,在寂寞中过滤浮华,在寂寞中沉淀狂躁,在寂寞中放飞自在的心灵,在寂寞中赢得绚烂的人生。寂寞之中的快乐是遗忘名利后的释然和洒脱,是静思醒悟后的心平气和,是卸下心灵重负后的一身轻松。

寂寞是一面生命的镜子,能帮助你看到那个在尘世的影响下每天都在变化的自己,只有时时留意镜中的那个自己在一天后、一个月后、一年后有什么不同,才能及时纠正不良的变化趋势,才能把握住自己的生命轨迹,掌握自己的心境,将忧伤、失意、痛苦、彷徨等负面情绪堵在门外,让快乐和自在常驻心中。

寂寞是自我在精神世界中的一次游历。在这次游历中,我们得以有闲工夫去整理我们的心灵花园。这座花园由于长久疏于照料,正变得荒芜和杂乱,玫瑰花隐没在一大堆杂草当中,枝叶因难以见到阳光,而变得枯黄,虽然隐约能看到几朵花儿,但用娇艳来形容显然已不太恰当;栀子花也开始凋零,一朵朵正日渐泛黄,失去了当初的饱满和袭人香气;翠竹也凌乱地生长着,稀的稀、稠的稠,完全失去了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感,沦为杂草一伍;牵牛花爬得满地都是,有的藤蔓缠在杂草上,有的缠在附近的栀子花树上;篱笆也已经瘫倒,一切都失去了之前的井然秩序。是时候好好整理一下这个日渐荒芜的心灵花园了。不然,这里将成为腐烂和污秽之物的发酵地,变得一片昏天暗地。我们要恢复以前的良好心绪,就不能不管它,因为心绪会被这无序的状态搅得一团糟。我们要清除抑郁、苦闷、懦弱等杂草,将它们连根拔起,把花园里的一切放在阳光下好好晒晒,防止各种霉菌和一切污秽之物的生成,我们要合理布局美德之花、智慧之树的栽种,在花园里撒满快乐的种子,还要留出一块空地给未来,种上我们现在还没想好要种的奇特植物。

心灵在及时地检视和清理中变得日渐开阔和明朗,心绪因此而理顺了许多,高兴了许多。由于之前疯狂生长的杂草已经被连根拔除,快乐的种子在细心呵护下开始破土发芽,不久将开出灿烂鲜亮的花朵,我们的心境也因此大大改观。

尼采的一生都是在孤独和寂寞中度过的,他在孤寂中不断思索、不断追问,“像一缕青烟把寒冷的天空寻求”,最终他成为一个超越时代的哲学家。尼采身上散发出一种浓郁的孤独气息,他那冷峻、深邃的目光像要灼穿人类的灵魂,而他用寂寞中的沉思所写出的那一行行充满浪漫色彩和无限想象力的优美文字,则在人类文明中回响不绝。

尼采偏爱寂寞,他曾在诗中写道:“我喜欢像林中之鸟、海底之鱼,沉醉于美好的瞬间,在迷人的错觉中幽居沉思,终于从远方找回家园,把我自己引向——我自己。”在这种寂寞中,尼采不断地深化自己对世界的思考、对自我的认识。

尼采并非没有朋友,而是不希望自己的生活经常被别人打扰。他说:“在我思如泉涌的时刻,有人要来这儿,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要是我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孤独,我就会离开我熟悉的生活环境,离开熟悉的人。我发誓,我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浪费。”尼采经常用长长的漫步来面对孤寂所造成的那种深深的忧郁。当他需要一个人与病痛进行抗争时,他就用写作来淡化它们。尼采已经爱上了这种寂寞、思索、写作的日子,他曾给朋友写信说:“归来吧,回到孤独中来,我们俩都知道怎样在孤独中生活,也只有我们俩知道。”

正是在这种寂寞的生活中不懈地思索,尼采才会对生命、对生活有了完全不同于常人的认识。他曾来到热那亚,太阳刚一升起,尼采“就到了一块靠近海浪的幽静的岩石上,撑一把伞,躺在岩石上,像蜥蜴一样一动不动。眼前除了大海和纯净的天空,似乎什么也没有”。他一个人待在那儿,直到黄昏时分,之后便有了《朝霞》这篇文章。

我们虽不能像尼采一样忍受如此寂寞的生活,但可以从此得到许多启示。只有在寂寞中,我们才能静下心来,才能去真正思考那些生命中最重大、最紧迫的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