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爱情心理定律三大法则(2)

爱情心理定律 作者:徐圆凯


正是由于男性追求年轻、漂亮、有性吸引力的异性,而女性喜欢可靠、能挣钱、有抱负的异性,两性之间自然地形成一个所谓平衡或者般配的标准,在这个般配标准中,男性被社会认可的能力和女性被社会认可的美貌是其中两个最核心的衡量标准。

举一个例子,潘金莲嫁给武大郎,潘金莲年轻貌美,武大郎能力平庸,所以外人总是觉得不般配,好事者王婆和西门庆就想乘虚而入。假设武大郎遭受羞辱以后奋发图强,全力打造“武大郎”牌烧饼,开全国连锁加盟店,武大郎自任董事长,年薪百万,有房有车,人们就不会再说潘金莲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大家都夸潘金莲有眼光,找到了一个绩优股,都劝她要好好珍惜这个家庭。同样一个武大郎,外在的条件变了,外界看他的态度也变了,这就是男才女貌的吸引与平衡法则,社会就是这样以男人的能力(社会地位、金钱、学历、名望)作为男性的衡量标准,而以女性的吸引力(年轻、性感、美貌程度)作为衡量的标准。而成功男性和美丽女性结合则达成一种平衡(大多数影视作品都以此作为蓝本),否则人们或多或少会觉得失去平衡,这就是外在的因素导致的平衡。除此以外,年龄、赚钱能力、身高都会成为人们用来衡量男女匹配程度的外在条件,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倾向。比如,人们认为男人的年龄最好大于女人;男人的学历应该比女人高;男人的赚钱能力要比女人强,甚至在身高问题上都会有所谓般配的要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男女之间的外在的吸引与平衡法则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男人们在追求财富、地位与学识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为社会作出贡献并促进社会的进步;女性追求美丽则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这种男才女貌的吸引与平衡模式是目前全世界人们自觉或不自觉遵守的规则之一,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人们在这样的标准下进行的选择,并没有达成我们真正期望的目标——成就更多幸福的婚姻。现实的情况是:越来越多的剩男剩女、越来越高的离婚率,大量的夫妻生活在鸡肋般的婚姻状态之中。此外,那些社会公认的年轻性感、美丽动人的女歌星、女演员、女模特嫁入豪门以后,同样会经历被抛弃或者离婚的境遇,大量的像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曾经演绎得如此美丽而最终却曲终人散,这样的结局不由得让人们扼腕叹息。这些破裂的婚姻似乎在告诉我们,仅仅遵守男才女貌的外在吸引与平衡法则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天长地久的爱情,那么答案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为我们带来天长地久的爱情?爱情心理定律的第二条法则解释的正是这个问题,男女之间内在吸引与平衡法则才是导致人们真正相爱与幸福的根本原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