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智力混沌(5)

中国人气质 作者:(美)明恩溥


中国的教育,决不能使受教育者掌握一门学科,理解这门学科,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西方流行这样一种臆测,认为一些真正被确认了的传教士,即使他们的经文上有天花,布道时也不会染上的。在中国人别具一格、臭名昭著的传教形式中,也可以发现同样的现象。中国的狗一般不追捕狼,即使看到狗跟在狼后边跑,狗和狼也很可能是朝相反方向跑,至少两者跑的是直角方向。还有一种追逐与这种躲躲闪闪的追捕相似,那就是中国人在追逐一个话题时,往往不断后退。他常常能嗅出它的存在。而且不时地好像要追上了,但是他终于后退了,疲惫不堪,在其整个谈话过程中,始终没有跨越这个话题。

中国是一个差异很大的国家,荣华富贵的,穷困潦倒的,深受教育的,愚昧无知的,生活在一起。数百万既贫穷又无知的人,命该如此,他们的眼界是这样狭窄,驱使他们陷入智力混沌的境地。他们的处境,纯然像是井底之蛙,看到的天空只不过是黑暗中撕开的一条烈缝。许多人从来没有去过十英里以外的地方,除了自己周围的环境之外,对其它的生活状况一无所知,所有民族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在他们的许多人当中,甚至似乎是蛰伏了,枯萎了。许多中国人知道,离他家不到一英里的地方住进了一个外国人,但是从来不想问一下,他从哪里来,干什么的,需要什么。他们只知道为维生而挣扎,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晓得。他们不知道,他们是否像人们常想的那样,有三个灵魂,还是只有一个,或者一个都没有,凡是与粮价无关的事情,他们看不出有什么意义。他们相信,在来世,恶人会变成狗和昆虫,他们也纯真、质朴地相信,死后,身体会变成泥土,灵魂———如果有一个的话———会消失在空中,他们是力量的最终产物,力量造就了西方社会所称呼的“务实的人”,

他们的生活只由两部分构成:肠胃和钱袋。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实用主义者,你无法让他理解他没有看见过或听到过的事物,他们压根没有追究事物原因的观念。生活对于他仅仅是一系列事实,而且大多是令人烦恼的事实,至于涉及到事实之外的任何事物,他立刻就成了一个无神论者,多神论者,和不可知论者,偶尔对他明知毫无价值的偶像伏拜,或者对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施舍点儿食物,就足以满足了依赖别人信托的本能,但是这种本能是否寻找这样的表达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周围的风俗习惯。在他那里,人的生命的物质因素可以完全排除于心理和精神因素之外,而独自滋养发育。把这些人从麻木状态中拯救出来的唯一办法,就是输入新的生活,新的生活将向他们揭示早期基督教主教所讲述的崇高真理:“人有一种精神”,因为只有这样,“上帝的感召才会赋予他们悟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