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守旧(2)

中国人气质 作者:(美)明恩溥


有了这些认识后,就不难理解中国人为什么会崇拜过去,因循守旧。中国人和罗马人一样,认为礼貌举止和道德品行出于同一词源,内涵一样,是同一个概念。违反了中国人的风俗礼仪就冲撞了中国人的“神”。我们并不一定要理解风俗礼仪所含的道理,中国人维护其风俗礼仪,就像母熊保护幼熊一样,这不只是中国人的本能,而是一种人类本能。值得深思的是,成千上万的人为了一种他们并不理解的信仰献身,他们也并不依照这些信条来规范自己的生活。

我们不知道中国的风俗和语言是如何形成的。风俗和语言一样,一旦形成,就不容改变。但是,中国风俗和语言形成的条件因地而异,令人眼花缭乱。人们常说,十里不同俗。风俗和语言一旦固定下来,就像是石膏,即使碎了,其成分也不改变。理论上是这样,但实际上,要有回旋的余地。任何事情都不能永久不变,都会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变化。

最能说明问题的事例,是满清建立时,实行一种全新的削发方式。许多人拼死反对这一屈服的标志,但是,满族人坚持这一使命,表现出他们是如何不负重托,最终使辫子成为忠诚的标志。如果我们现在看到,中国人很为他们的辫子骄傲,只从广东福建当地人戴的头巾依稀看到当年仇视满清的痕迹,头巾是当年人们用来遮盖民族耻辱的。

佛教引入中国,也伴随着战争,可一旦扎下根来,就如同土生土长的道教,很难替代。

中国风俗从形成之日到今天,一直不变。这是因为人们假定风俗所要求的礼仪规范是正确的。习惯是可怕的暴君,无数的人习惯了风俗,没有一个人追究行为规范的起源和缘由。他们的责任是遵守,他们遵守了。在中国不同的地方,宗教信仰的程度有很大的差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成千上万的人属守“三大宗教”的仪式。他们谈不上是信仰,就如同他们对埃及的象形文字谈不上了解一样。若问他们某一宗教行为产生的原因,你可以得到下列两种回答:一是认为:与上帝沟通的方式、程序是先人传下来的,历来如此;二是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这么做。在中国,是机器带动齿轮,而不是齿轮带动机器,如果这是四海皆准的真理,那就只要求遵守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