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不讲究舒适和方便(4)

中国人气质 作者:(美)明恩溥


对于一般动物的侵害,大多数中国人是了解的,但是他们纵令完全知道寄生虫会传染疾病,似乎也不会采取除害防病的措施。所有人家,甚至一部分城市人家屋角挂着双翼一般的蛛网,令人厌烦,可是就我们所闻,几乎没有人清除。蚊蝇确实最令人讨厌了,偶尔也烧香草小小驱除一下,但是即便这样做了,蚊绳的骚扰也比我们多千倍。

枕头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也是反映不同舒适标准的典型实例。在西方,枕头是一只羽绒袋,正好撑住头部,在中国,枕头是支在颈部,有的是一个小竹凳,有的是一截木头,更普遍的是一块砖头。以中国人的方式,枕中国枕头,欧洲人没有不难受的,然而也可以确知,没有一个中国人能在我们的枕头上睡十分钟。

中国人没有任何羊毛纺织,这种怪事我们已经谈过。从大量消费的飞禽身上拔取羽绒,加以利用,他们更是从未考虑。中国人虽然极端节俭,对羽绒却不加注意,任风吹走,所以羽绒价格很低,有的不要钱,用来制作羽绒被是很容易的。除非卖给外国人,再就不晓得这样的羽绒现在有任何用途,例外的是大把羽毛松松地绑成鸡毛掸子,掸灰尘,在中国西部,有时把羽毛厚厚地铺在麦田和豆地里,防止觅食的动物啃吃庄稼。

对西洋人来说,理想的床是有弹性,而且坚固的。就目前所知,最好的床大概是用钢丝做的,近几年这种钢丝床已经相当普遍。但是当中国一家最好的医院置备了这些奢华用品的时候,参加筹划的善心医士厌烦的发现,他一回转身,那些病人就迫不及待地从弹簧床爬下来,躺在地板上,因为在地板上感觉跟家里一样。

中国人的房子在夜里总是很昏暗。当地的菜油灯气味非常难闻,发出的光仅能使人在黑暗中勉强看见东西。煤油的巨大优越性确实已为人知,但是尽管如此,在煤油传入很长时间以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是继续使用豆油、棉籽油和花生油,与几乎照不见亮的油灯相比,点煤油灯是明亮多、舒适多了。但是对于舒适环境的深刻漠视拉人后退,这纯然是保守的惯性力量所造成的。

中国家具的笨拙和不舒适,是令西方人惊讶的。我们祖辈习惯倚靠宽大的长椅,中国人则不然,总是满足于很窄的长凳,如果凳子的几条腿松了,或者另一端没人坐时,一个人冷不防在一端坐下去,登子翘翻过来,也不必吃惊。中国人是唯一用椅子的亚洲民族,但是按照我们的观点,中国椅子的造型是不舒适的。有一种椅子的式样,是伊丽莎白或安妮女王时代在英国流行的,高,靠背直,棱角太尖。更普通的一种,形状可以容下二百五二磅重的人,但是椅子的支撑力分布不匀,不久就会破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