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节 光想不做光说不练(3)

国学与新经济学:《大学》启示录 作者:李国旺


古希腊人在说什么?

公元前500年前后,是古希腊时代的学术思想形成时期。类似于中国的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世界的本原是道一样,各派哲学也对世界的起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见图3)。

图3《大学》产生的时空背景之三

1泰勒斯(公元前7世纪末—前6世纪初)的水论。他是第一位自然哲学家,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一切生于水还于水,大地漂浮在水上。创立了用自然本身的物质去说明自然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他被誉为“哲学之父”。

2阿纳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11—前546年)的无限论。他提出世界本原是一种抽象的无限,只有无限才能永恒存在,无限在运动中产生矛盾,如冷与热、干旱与潮湿等,把世界万物统一到一个相同的概念之中。

3阿纳克西美尼的气论。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空气,它的膨胀和收缩产生了世界万物。一切都在永恒的空气中发生和转变,其中也包括神灵。

上述三位哲人,统称米利都学派,因为他们都是米利都人,且保持着师承关系。

4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为公元前6世纪中期数学家、哲学家,是目前所知的头一个使用“哲学”一词的人。的数论。毕达哥拉斯大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公元前500年,他把哲学视为一种人生方式和高尚的境界。毕达哥拉斯是数学家,在寻找世界万物本原和变化动因时特别强调数,认为抽象的数是万物之本。由数而有形,由形而有物,这种理论刚好与《易经》中的道理相反。《易经》认为,所有现象或者存在物理,都有其内在的道理,这种道理或者规律,都可以用数量化来表达。毕达哥拉斯学派特别强调和谐统一,把它作为其哲学的最终追求,即中庸、调和思想。

5赫拉克利特的火论。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照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世界万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规律,他把这一规律称作“罗格斯”。罗格斯易于隐藏,大多数人对它视而不见,但又随时遇到,人们具备智慧与否的衡量尺度就是能否认识罗格斯。这与《道德经》中对“道”的描述、瑜伽论中对“梵”的描述近似,特别是与现代物理学将物质视同能量的凝固的观点相近。

6巴门尼德的主观真理论。他认为世界明显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人的主体认识,另一部分是作为人们认识对象的客观世界。在主体认识方面又分作两种,一为感官经验,巴门尼德称之为意见;一为思想认识,巴氏称之为真理。巴门尼德是主观唯心主义最早的主要代表,他的思维方式使希腊哲学到达逻辑思维的新高度。

7德谟克利特(公元前约460—前370年)的客观原子论。他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物质,内部无空隙,不再可分,构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原子和原子之间只有量的多少,无质的差异,他认为“没有东西能从无中所生,也不能消失于无”,各种物质现象的变化、生灭均由于原子在空间的排列不同所致。原子论把唯物主义思想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第一次给作为一切现象的基础的物质提出了一个相当清晰的物理学上的本体概念,是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高峰。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提出德谟克利特原子论是偶然中开辟必然道路的观点。他的无中不能生有思想与老子相异,但物质运动于虚空的思想,类似于老子的观点。

8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的人身论。他把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了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专门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与活动能力,注意政治、道德、社会、人生的基本问题,从此人自身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他的哲学追求便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身上。他提出的命题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比如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等,其中最严肃的主题是说服人们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他认为真理总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反面转化。他强调知识的作用,强调理性,要求人们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外界事物,发现真理。因此,苏格拉底的哲学体系与《大学》中阐述的思想最为接近。

如果与中国古典哲学相比,希腊哲学有点类似于面对于宇宙人生中“盲人摸象”的感觉,没有进行“综合”。中国道家哲学认为,世界是“道”生成,道的展现即为德,德通过五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不同性质的事物(五行)的排列组合从而生成事物,这些事物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再扩展出八种最大的现象。

人生面对八种不同的现象,就得研究并推测出未来的现象组合出现的结构及其功能,由此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适时、适位、贞吉)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才能避凶趋吉。《大学》就是王公贵族子弟在人生面临不同际遇下的内功(圣)与外功(王)的修身大法,化危险为机遇,实现治国平天下的雄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