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丰臣秀吉的忠实粉丝

日本商业四百年 作者:陈伟


那一年,他19岁,背了一个小小的包袱,里面有简单的粮食、不多的水和自己卖菜攒的钱,奔赴日本政治、商业中心——江户。

他的第一份工作很简单,在一家澡堂子给人搓背、换衣服。两个月之后,经老板介绍,他又跑到一家海产品店里卖海苔和鱿鱼。正干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安田善次郎的父亲发现儿子丢了,心急火燎地从老家赶了过来。他一把抓住儿子的衣领,就说了一句话:跟老子回家!

父命难违,安田善次郎只得跟老爹回到了故乡。

不过这次他决定不再跟父亲服软,准备硬碰硬。他成天在家看书写字,坚决不下地干活、不卖菜。就这样冷战了几个月之后,父亲终于心动了,他同意让儿子去江户闯荡一番。

故地重游,感慨万千。安田善次郎还来不及体会江户的繁华,就开始四处找工作。几天之后,安田善次郎成为一家玩具店的学徒,工作内容很简单,每天挑着担子把货物送到经销商那里。

说起来应该很轻松,但安田善次郎却不想这么轻松,他送完货之后就打扫店铺、招待客人,有空的时候还帮同事们洗洗衣服。时间长了,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年轻人,老板更是对他宠爱有加,为他安排了更多的杂务活。

就这样,安田善次郎毫无怨言地卖了三年玩具。有一天,他经过一家店铺的时候,看到门上贴了一张广告——招纳有力气的男子。安田善次郎大喜,一头扎进了这间店铺,开始了新生活。

按理说,这个地方招的人还真是挺低端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就可以。但安田善次郎不这么认为,因为这是一家银两兑换店,是近代日本金融业的雏形,在这个地方工作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金融的奥秘,这就是安田善次郎看中的。

不过,真的干起来,安田善次郎却备感辛苦。因为他只是一个学徒,每天都要拖着板车四处拜访客户,请他们兑换货币,把手里的钱换成金币、银币、铜币和铁币。

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毫无怨言,每天辛勤工作、服务周到。日子就像复印机里飞出的纸张一样,看似毫无变化般地一路飞驰,转眼间,三年又过去了。

那时候的安田善次郎已经25岁了。生活也无聊,夜晚很漫长。安田善次郎常常独坐在灯下一遍遍阅读《太阁传》。他发现,25岁时的丰臣秀吉早已名满天下,做了城主,威震群雄。安田善次郎暗下决心,25岁的自己也应该奋力一拼,有所作为了。这个不安分的年轻人很快辞掉了银两兑换店的工作,当时他的钱袋里有银子3两,那是他6年来的所有积蓄,安田善次郎的梦想是,利用这微不足道的3两银子建立事业,富甲天下。

要说这3两银子用来创业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为了筹钱,安田善次郎戒烟戒酒,然后奔赴横滨考察市场。

横滨当时是日本唯一开放的港口,外国人很多。安田善次郎坐在路边,摆弄空无一物的几个烟盒。偏巧此时,几个老外走过来,看到他手里的烟盒很好看,当即表示要买下来。没想到的是,这几个烟盒居然卖了20多两,比他6年挣的总和还多。

安田善次郎兴奋异常,他揣着钱,一路狂奔,跑到码头。那时候,正有很多货船在装货,他看着一箱箱的日本鱿鱼被送进船舱,心里暗想,卖这玩意儿肯定能挣更多的钱啊。

于是,他决定来一场大赌博,如果成功就此翻身;如果失败,无非是退回到原点。他把自己的25两全部押在了鱿鱼上,然后拿着这些干鱿鱼跑到江户售卖。

3天后,他净赚了17两,这样算下来有了42两,可以当作自立门户的起步资金了。

安田善次郎把钱放好,铺开纸,写下了三个愿望:不依靠任何人(也无人可靠),自己创业打天下;绝不能说谎,诚信为本;生活费用要尽量降低,多的钱全部存起来。

梦想虽然有了,但到底拿着这40多两投资什么行业呢?安田善次郎决定先从自己熟悉的事情做起。他在江户的街头摆了一个摊位,给来往的行人兑换货币。金融这玩意儿在今天看来如此高端和神秘莫测,硕大的美国都差点被金融整垮。但当时安田善次郎的活儿低端多了,每给人家兑换1两,收取20文钱的手续费,完全是体力活。

但即使如此,安田善次郎依旧耐心、勤奋地工作着。到了1864年,他终于用自己挣来的钱开了一个小门脸儿,从事银两兑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