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国富论(2)

富爸爸教你买卖贵金属 作者:(美)迈克·马隆尼


 

经历此事件之后,群众恍然大悟,意识到这不再是有价值的纸币。于是便一窝蜂地要将纸币兑换成金属货币,也顺势买进许多流动性高的商品,如珠宝、银饰、宝石等,甚至把买进的硬币运往国外或自行储存。

1720年2月,银行为了阻止金融大失血,禁止民众使用纸币买回金子和银饰,更禁止使用金银货币付费的交易手段。此外,法律规定购买珠宝、银饰、珍贵宝石等皆属违法行为,更规定举报者可以获得遭没收的物品五成的回报。在当时,商铺几乎都关闭了,马车也得一一进行搜查,更夸张的是,整座监狱被犯人挤得水泄不通。

终于,纸包不住火了,整个金融危机正式浮上台面。1720年3月27日,多家银行受到危机牵连纷纷倒闭,就连约翰也被解聘。银行发行的纸币价值再度下跌五成,各银行又纷纷开放让民众继续兑换金子;若是金子不够,银行就改用银饰来代替,再不然就是换成铜币。看到这儿大家不难想象,兑换硬币的这件事已使人们几近疯狂。金子和银饰在当下,更是刮起了一阵大旋风。

事情演变至此,约翰·劳在法国顿时成为众矢之的。短短数个月的时间,约翰从权倾一时的法国大人物,再度变回不名一文的穷光蛋。约翰后来辗转逃到意大利的威尼斯,重拾旧业,依旧是个赌徒。约翰曾经很感慨地说:“去年我是最有钱的富豪,衣食无忧,如今却连饱餐一顿都做不到。”他于1729年病逝于威尼斯。

受到密西西比公司破产和约翰纸币政策失当的影响,法国和整个欧洲历经了长达数十年的悲惨经济大萧条。但是,最让我们吃惊的就是整件事情只在短短的四年内就演变到了如此夸张的地步。

魏玛共和国——另一次惨痛的教训

既然大家已经知道货币将会造成的伤害,那么我在此为大家介绍另一个例子,看看何谓危机之中的曙光,以及如何在特殊情况下去获得最大的财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率先取消了黄金在市场上定立的标准制度,更一举剥夺了人民使用马克买回黄金和银饰的权利。德国马克在当时市场上的流动量足足提高了四倍,可是马克币值却并未随着通货膨胀而有所调整,这导致民众无法察觉后续将引发的通胀效应。

这起事件发生得如此怪异,其原因主要是德国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战争带来的变数实在太多,即使政府释出大量资金,人民依旧倾向于尽量储蓄而怯于消费。之后,随着战争的结束,人民重拾对货币的信心,却不知灾难已迎面而来,市场上流通的货物价格早已跟随初期货币膨胀的速度大涨了一番。

在战争结束前夕,100马克可在德国兑换到1盎司的黄金,可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同样1盎司的金子却飙到1,000甚至2,000马克了。贩卖黄金的零售商见状,也纷纷将黄金价格提高了10—20倍不等。至于人民的损失则更大了,因为早在一二年前,即使聚集战争期间的全部积蓄也买不了多少黄金,甚至连01盎司也买不到。

过了20世纪20年代,通胀效应逐渐减缓,未来的景象看起来又是一片美好,不但经济复苏,企业及工业的产量也跟着提升了。但是德国政府为了抚平战争造成的创伤,依旧持续地印制纸币。到了1921年夏天,物价又再度向上攀升。到1922年7月,德国整体物价飙涨了七倍之多。

对德国人民来说,这段时间就是一个转折点,更是人民对国家经济和货币信心崩溃的开始。早在1919年,德国人民便见证了自身购买力下滑近九成的恐惧,故而从此之后,德国人民决定要变得更聪明一点了。

于是,全德国人民对货币的观念全然改变。德国人知道,只储蓄、不消费的做法只会让逐日攀高的物价抹灭了自身的购买力,于是乎,每个人都急着花光身上的马克;马克在当时好比是烫手山芋一样,棘手到没有人想握在手里超过一秒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几乎用尽所有的黄金来赔偿受害国,另外还要用铁、煤、木头和其他资源来弥补黄金短缺所造成的资金缺口。就是从那时开始,德国再也拿不出半毛钱了。在法国人眼里,这无疑是德国的推托之词,于是法国政府在1923年1月出兵,与比利时军队联合入侵德国,成功占领了鲁尼区(德国工业的重镇地区),接收了当地的钢铁厂、煤矿和铁路等。

德国魏玛当局针对此事作出回应,坚持不妥协、不合作的政策,并且同意支付薪水给工厂的员工,要求他们罢工。而这竟然是压垮德国马克的最后一根稻草。

与此同时,德国命令全国印钞机全面超时加工。1923年2月9日,据《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头版报道,德国的印刷厂每天印制的纸币金额竟然高达450亿马克;到了11月,每天的印制金额达到500亿马克。因为德国人民信心指数下降的速度远远快过政府印制马克的速度,导致德国的经济完全陷入谷底,全然没有复苏的迹象;即便德国政府想尽办法印制更多的马克,币值依然下滑。德国政府唯一的法子便是再接再厉,再多印一点纸币来应急。

到了1923年11月初,德国的金融系统可以说是一团糟、完全失控了。市场上的价格反应更是离谱到了极点——战争爆发前,一双鞋子只需12马克,战争结束后却需要30,000,000,000,000马克才能买到;一颗鸡蛋从008马克竟然飙升到80,000,000马克。虽然德国股票指数从88点涨升到了26,890,000,000点,但是德国民众的购买力却依旧惨不忍睹,下跌到只有战前的03%。

黄金价格在当时的上涨速度远比通货膨胀还要快,1盎司的黄金从100马克飙升到87,000,000,000,000马克,价位以8700亿倍的幅度在上涨。而人民购买黄金和银饰的比例,更是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增加。

德国的超级通胀效应在1923年11月15日正式宣告结束。期间,德国的货币供应量从1919年初期的2,920,000,000马克一路蹿升到最后的4,970,000,000,000,000马克,以高达17万倍的惊人速度增长。若是和金价作比较,德国马克实在贬值得太厉害了,居然连原先价值的03%都不到(如图1所示)。

金融风暴过后,德国原先的穷人受到的影响并不大;有钱人依旧是聪明的,总是懂得善用机会来让自己更加富有;反倒是中产阶级受到的冲击最大。老实说,德国政府与人民会记得这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教训,但是却依旧记不住究竟是谁拿了最多的好处,以及谁的损失最大。

但是此事件又告诉我们,在这么悲惨的大环境中,还是有人可以生存下来,并且生活得更好的。这些人都拥有着不同的特质,比如强悍、天生赢家或是头脑灵活;但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适应能力比较强。不管你来自社会中的哪一个阶层,若是你可以比别人更快地适应新环境,并且适应得更好,那么你就有机会扭转颓势,并在几个月之后,获得一笔属于自己的财富。

历经金融风暴荼毒之后的德国,只需花上25盎司的黄金(大约合500美元),就可以在首都柏林的市中心买到价值不菲的商业大楼。原因很简单,当年曾经握有大量马克的人,购买力惨遭政府压灭,甚至是一点都不剩;相反,曾经握有大量黄金的人,其购买力反而以几何级数的模式往上攀升,而这便是他们致富的原因。

本章节里面相当重要的一课就是:无论遭逢哪种金融剧变、经济泡沫、市场机制崩盘、大萧条、货币危机等,都请你们记得——财富是不会消失的,它只不过是悄悄地转移到别处去了。在德国魏玛超级通胀危机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握有黄金和银饰的人,就是以压倒性的优势,打败了马克纸币的发行政策。因此,在那个时候,握住黄金的人就是握有实质钱币的胜利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