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汤液是中药的最早剂型

中医是怎样治病的 作者:王明辉


 

我国很早即已使用药物的煎剂来治疗疾病,远在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发明,不仅为饮食提供了容器,也很可能已作为煎药的用具了。相传,助商汤伐桀的伊尹创造了汤液。我国最早的针灸书——《针炙甲乙经》(又称《甲乙经》)中也有“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的记载。今日看来,汤液的创始,虽不一定源于伊尹,但汤液的出现,建立在烹饪熟食发达的基础上,则是毫无疑问的,而烹饪的熟食、热饮对饮食卫生的改进有着重要的意义。故古人将汤液托始于伊尹,其器重的含义也是甚为明显的。

医与巫不能混为—谈

我们在这里还要谈谈医与巫的关系问题。有人说:“医源于巫”,也就是说中医起源于宗教、迷信,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论调。虽然我国殷商时代的人敬神事鬼,崇尚迷信,始有巫医(如巫咸、巫彭、伊尹等)而兼为人治病,但根据前面听述的历史情况,则说明医药的起源,并不始于宗教迷信,而是与人类维护生存以及从事生产活动和改善物质生活有关。再说,巫医们为人治病,除了依靠巫术以外,同时也掌握和运用了一些药物知识。他们不过是在用药上笼罩了一层神秘的迷信色彩而已。因为早在巫术以前,已有了较多的医药方法,故随着人类知识的丰富,医学终于战胜了巫术。如春秋战国时的名医扁鹊就曾提出“六不治”,其中明确提出“信巫不信医则不治”的规戒。齐相管仲也曾极力反对巫医,《左传》中还记载有叔向与公孙侨的一段对话。在这段对话中,公孙侨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的一些巫医,尖锐地揭露了春秋战国时巫与医之间斗争的情况。透过不断的斗争,中国医学逐渐战胜了鬼神迷信,脱离了巫术的束缚。

甲骨文是描述疾病的最早文字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关病证的记载约三二三片,计四一五辞,所记病证种类已达二十二种之多(实际还不只这些),如蛊(腹中虫)、龋、疾首、疾目等。甲骨文中有关龋齿的记载,比埃及、印度和希腊等文明古国还要早一千多年。据研究,甲骨文当时记载的病种,有头、耳、眼、鼻、口、牙、舌、喉、心、胃肠、手、臂、关节、足、趾、骨等病以及瘤、跌伤、产妇病、小儿病、流行病、寄生虫病等,并有咳嗽、噎膈、不语、下痢、耳鸣、失明等病证的描述。这些将殷人占卜的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甲骨文”,不仅反映了当时对疾病已有相当的认识,且反映了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方面的显著进步,如有洗脸、洗澡、饭后洗涤食具、洒水清扫室内外环境、设置厕所及畜圈等生动的记述。在距今三千三百年前,就有了这么丰富而可信的有关疾病和卫生的文字记录及实物,这不能不说是世界医学史上一件突出的事例。

中医的分科

到了周代的时候,中医已有了明显的分科,如《周礼?天官》设了食医(相当于营养医师)、疾医(内科医师)、疡医(外科医师)和兽医等四种。此时,帝王已有了侍医,如夏无且便是秦王的侍医。民间还有大量的小儿医(儿科)、带下医(妇科)、耳目疾医(五官科)等。

中医对发病原因的探索

春秋战国时,由于哲学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此时,名医之和首先提出用六气不和解释疾病发生的道理。《周礼》和《礼记》中也记述了许多疾患,并已认识到它们与时节气侯的关系,如《周礼》中“春时有府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和(礼记)中“孟秋行夏令民多疟疾”、“仲冬行春令民多疥疠”等记载,都说明中国医学在春秋战国时,已认识到人体和外在环境的统一性,以及一些传染病与季节的关系。此外,还认识到内在的精神意识影响或饮食不节、起居不常、劳逸过度等,均可成为发生疾病的重要原因,从而为中国医学奠定了“三因(内因、外因、不内外因)致病论”的思想和人体与内外环境统一观的理论基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