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医中药对世界科学的贡献(1)

中医是怎样治病的 作者:王明辉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对世界的科学文化曾作过非常宝贵的贡献。如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等的发明,影响甚为深远。在医学科学的发展史中,中国医学亦建树了不朽的功绩,现略举数例以见其实。

一、最早建立了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中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对我国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世界医学的发展都作过巨大的贡献,早在公元前二百年的春秋战国时代,《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的成书,就确立了中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并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药的诊疗实践。《内径》中所述人体解剖、生理、经络、病理、针灸、整体观念和辨证论冶等学说和原则,迄今仍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且为国际医学界所重视和推崇。近年来,发现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医学帛书较《内经》成书年代更早。据了解,《内经》的《素问》和《灵枢》两部书的重要内容,有的已被译成英、日、德、法等国文字,并在许多国家中广泛流传。

二、最早研究和描述人体的解剖结构

关于人体解剖,在古医书《内经》中有过生动而丰富的叙述。如《灵枢?经水》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剖而视之”。并对五脏六腑的形态、大小、重量,脉络的长短、走向,血液的清浊和闭管循环等都有较详细的记载,且与现代解剖学的观察大致相符。北宋时的“欧希范五脏图”对心、肝、肾等内脏及大网膜的描述基本正确;“存真图”对胸腔内脏结构及消化、泌尿、生殖系统等,均有颇详细的记述,且多为后世所采用,我国在十一世纪时,解剖学仍是比较先进的。但在西方医学中,人体解剖学一般都发展得比较晚,欧洲在十六世纪以前多为对动物的解剖,很少有对人体解剖的研究,故我国的人体解剖学较国外至少要早十六个世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